贾琅因哥哥最近忙得脚不沾地,家中有各有各的事,除了祖父祖母仍旧按部就班教导之外,无人理他。虽有吴彻这个一起长大的朋友,但那小子脾气一板一眼的,说两句话就能气得他直瞪眼,他这几日正在生他的气,憋着自己不跟人家说话,谁知吴彻只跟平常一样的温和浅笑,一点也没有管他在这边纠结,他更郁闷了。因此他天天一下了学就跑去妹妹那,哪怕跟才两三岁走路摇摇晃晃的小家伙培养感情也比被他气好,先晾他几天试试。
贾琅不知,他自己的爷爷也常被吴彻爷爷气得冒烟,人家还一副云淡风轻之意呢,他这辈子是扳不回来了!
小丫头贾珺自从到了长安城,也有了自己的小院子。她性格活泼好动,跟大哥接触不多,每日里除了跟祖父祖母和来家里的嫂子、姐姐、侄女们玩,就是缠着这个肯陪她玩的二哥。
贾琅爱说爱笑,脾气也好,有时候被贾珺一个喷嚏打得浑身都是水,或者一不小心手里的东西没攥住挥出去砸了他一头一脸,他也不生气,还笑眯眯地抱着被吓到的小妹妹哄,因此几次之后贾珺也算是明白了——合着在贾琅这里,她可以随便撒娇,怎么闹都是没事的。
这日贾琅下了学又撇了吴彻过来,见妹妹正在院子石桌子上巴着眼望着这边呢。一见他过来,连忙欢呼着跳下来,大叫着:“二哥来了,二哥来了……二哥才没有去找嫂子,哼……”
贾琅愣了,这是谁在小妹面前胡言乱语的,真是该管管了……“珺儿,是谁说的二哥要娶嫂子了?”
“是周妈妈和郑妈妈。她们以为我睡着了,就在碧纱橱外面聊天,其实我是在装睡……呵呵……二哥二哥,你不会找嫂子的对不对?你只跟我在一块玩对不对?”小丫头穿着粉色缎子白色风领的羊皮小褂,头上戴着一顶小花皮帽,裹得就像一头小熊,圆圆地摔了都会滚几滚,但她脸上的表情却极为认真,让人看了忍不住喷饭。
贾琅自幼在贾儒的教导下知道不能故意去骗人,哪怕是贾珺这样的小丫头也不能骗,否则一个谎言总会需要更多的谎言去原,还可能影响感情、引起误会,多不好?
于是,贾琅很认真地把妹妹的眼睛举到跟自己一样的高度,严肃地回答道:“我不能答应你不娶嫂子,因为大丈夫都要娶妻的;但是二哥绝不会娶了嫂子就忘了你,将来嫂子可以和二哥一起跟你玩啊……你将来也会嫁人,到时候就不会要二哥啦……”说到后来,他又戏谑地扇了扇他那长长的睫毛,把小丫头气得够呛。
“哼,臭二哥,就知道找借口!”想了想有些失落,模糊地自言自语道,“若是林姐姐当二嫂就不会把我二哥抢走了,还会跟我玩……”
贾琅只听到“林姐姐”“二嫂”几个字,脸“唰”地涨红,以为家里要给他说亲,被年幼的妹妹听到了,此刻心神不宁了起来,连忙又哄了妹妹几句就落荒而逃了。气得贾珺咬他一口:“才不把那么好的林姐姐嫁给你……”
这贾琅是心思纯良的少年,虽然活泼好动,却谨遵长辈教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名媛淑女也是碰见过几个的,不过大家都是以礼相待,他也没什么特殊的想法。这下贾琅听妹妹说了这个“林”字……妹妹都能见过的姓林的姑娘还有谁?自然是那位自己只见过两次的荣国府老太君外孙女林姑娘了!
他听人说过林黛玉的一些事,也听人传过黛玉和宝玉恐怕是有情的,但是他对此说法嗤之以鼻——
这都是小人败坏人家姑娘的清誉!林府门第一点不比贾家差,家规更是森严,这样教导出来的姑娘怎么会跟人有私情?不过是这些下人闲的没事,胡乱编排主人罢了。
再就是贾宝玉那个一点规矩没有的,随便就把姐妹们的诗词写在随身拿着的扇子上,让人知道了,怎么不会胡乱说?这些以前看起来都不干他的事,现在就显得刺眼极了——自从妹妹在他面前说了“林”字之后,他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间一直收集着四周围关于“林姑娘”的话题。
妹妹贾珺是单纯的,但她又是精明的,她有一种小动物般的直觉,知道什么人对她好什么人对她不好,所以贾琅对妹妹的直观感受还是很相信的,先入为主地知道了林姑娘是个心地善良喜欢小孩子的姑娘。
所以什么“林姑娘身体弱,天天得吃药”啦;什么“林姑娘虽然有才,却孤高自诩比宝姑娘差远”啦;又说“林姑娘小性,成天跟这个生气跟那个生气”啦在他眼里都不重要了……
贾儒见孙子这几日除了教训了贾珺的奶娘一事做得雷厉风行之外,其余事情皆显得神思恍惚的,时常呆着呆着自己就脸红了,心下明白几分——
这孩子,莫非思春了?
旁敲侧击了一番,贾琅却忸怩着什么也不肯说。贾儒还是头一次看到这个爽朗阳光的小孙子这么害羞,心知他必然是真的动心了,赶紧去跟贾敖商量。
贾敖寻思着,贾瑞是晚婚,明年成亲时都十□□了,贾琅十二岁也不算很早,便找贾琅来问看上的姑娘是谁。
他哪敢说是“林姑娘”三个字,否则不是让长辈误会两人有什么不正经?赶忙撇清。
他这几天已经发现是自己的误会了,家人并没有给他说亲之意,但大半个月他都在从各种渠道搜寻着有关林黛玉的消息,自己筛掉一些明显是虚假的内容后,越了解就越心惊,越了解就越怜惜,越了解就越钦佩……
这是个让他心疼的女孩,她让他觉得自己的世俗配不上她的纯净。她的才学,她的心性,她让人惊鸿一瞥的美貌……
她或许有些自怜自伤,或许有些小心眼,但是她从不记仇,只是不会去争去抢……她并非完全不通世事,虽然她娘死得太早,身子又弱,但她还是跟舅家的从上到下的主子们都保持了哪怕表面的和气。至于奴才们……谁管他们?难道他们不应该自己伺候着让主子舒心的吗?
拿着从贾宝玉那里拐弯抹角弄来的几首诗,贾琅时不时地在心中吟诵。虽然贾琅没跟别人说,但是他那些异常的动作,他的贴身小厮怎会不明白?待老爷太太问时,他劈里啪啦就跟长辈们说了。
贾儒有些惊讶,却觉得这样也未尝不是一个好配对。他曾经考虑过让林妹妹嫁给贾瑞,但是很快又自我否定了。
就算不考虑黛玉和贾宝玉两情相悦的可能,就算不考虑两人的年龄差距,贾瑞还是不合适林妹妹的。她太单纯了,就像一个不染纤尘的仙姝;而贾瑞是世俗的,是心思深沉的,是心高气傲的。这样的两个人其实都是人尖,但是在一起相对却只会无言。
而贾琅就不一样了。贾琅比贾瑞跟在他身边的日子更长,他也更了解这个孙子。他要不喜欢就罢了;他就像个阳光大男孩,被他放在心上的人却被他是一等一的细心、宝贝着。比如说他姑姑,比如说他妹妹,还有姑姑家的表弟……在这些人面前,他这个平日里不拘小节的臭小子会变得斯斯文文起来,会变得小心翼翼。他知道自己这个孙子对心上人会比对亲人更好更保护的。
只不过这孩子还小,他眼里的贾琅一直都是那个笑呵呵的小小子,他忘了贾琅在长大,他已经十二了,在古代这就是长大了,可以说亲甚至撑门立户了。
现在的时间刚刚好——宝黛两人的爱情,更多是在林海死后才发展起来的,黛玉葬花、两人共读西厢……这才是两人定情的伊始。因为林海死后黛玉才是真的无依无靠,才开始把宝玉看成生命中的唯一。而此刻,宝玉或许已经对黛玉有了些不同,但是黛玉对宝玉,更多的只是知己之情和朋友之谊。
贾儒心下有了数,便婉转表达此事可行的意向,并从心疼孙子的角度列举了一系列好处让廖氏跟他站到了一边。毕竟贾琅是贾敖的儿子,他虽然可以表达意见,却不能拍板定案。
贾敖则有些沉吟。谁家的姑娘都好说,林黛玉也未为不可,只是她虽好,却是亲戚间多多少少知道一点贾母有意配给他孙子贾宝玉的……
“……那怎么了,那又怎么了?既然我儿子喜欢,就把她抢来好了,难道我儿子还比不上贾宝玉那个绣花枕头?”高氏头一次跟丈夫说话这么不客气。
她出去跟别人家的太太交际的时候,一听说是她是贾家的——现在贾家最大的招牌依然是荣宁两国公府——总会有人问是否和那两府是一家。一得到答案,那些人总是会问起荣国府是不是有个涎玉而生的哥儿长得如宝似玉的。
高氏自觉自己的两个儿子哪个都不比那贾宝玉差,凭什么别人都赶着这个贾宝玉说话?但是夫人交际本来就是为了搞好关系才做的。她只能勉强笑着满足她们的好奇,还得替他掩饰其古怪秉性,既没有拿得出手的好处可说,便只能以“宝玉确实是生得如珠如宝的相貌,就是还小呢,有点贪玩”的话来敷衍,若是说他不好别人只会认为她这个当婶婶的是心胸狭窄不容人的,在外面说侄儿的坏话。这样了好久,高氏心中其实早已存了许多不满,此刻借势就先在贾敖面前发作一番……
“……我看荣府老太君的心思也未必就能成……你看政二嫂子那个样子,是喜欢林姑娘的意思吗,只怕是盼着能拖多久拖多久、把老太君拖死了好娶她自己的外甥女当媳妇呢吧?”
在她心里。荣国府宁国府不过是看着体面罢了。别人跟这两府交往大多是看着贾母的面子不假,但是她已经老了,还能活几年?王夫人掌权日久,态度很是暧昧不明,也让林黛玉在贾家的生活难过了许多。
这林黛玉来家的几次她也碰到过,相貌是极好的,就算口角锋芒些,但性子直,没有弯弯绕绕,对熟悉的人也是爱说爱笑的,总的来说还是很可爱的一个小姑娘。
她跟珺儿两个玩得尤其好,珺儿正是好奇的年纪,常问些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除了老太爷之外,就只有林姑娘每次都很认真的给她解释,并不因她年幼而厌烦。可见她不是传言般的清高尖刻。这么单纯的小姑娘不多见了,若能说给琅儿她还是很愿意的。
小儿子头脑简单性子开朗,就是善良有余细心不足。林黛玉没有什么花花心肠,虽然心思精明却不与人争抢,到时候既可照顾丈夫、跟妯娌相处着也容易些。毕竟杨姑娘是个厉害的,若是弟妹也跟她一样性子,光争家产就会闹得家宅不宁、兄弟不合的,她将来还得头痛。唯一的缺点就是林姑娘身子不大好……
罢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自家也不是吃不起药的人家,小孩子身子娇贵些,长大了就好了。这样想着,高氏便也同意了促成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