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刚回到府里,赖大家的就送了请谏上来,原来是王家庶女出嫁,而要嫁的对象是皇商薛家。贾代善一想,这便是原著中的薛姨妈吧?他一直想不通堂堂王家怎么会和地位极低的皇商联姻,如果薛姨妈是庶女就好理解了。门当户对的人家都不会想娶一个庶女的,只能去当继室或者偏房,但若是对方地位极低,又想高攀,娶个庶女也是乐意的。
不过是一个庶女出嫁,贾代善不出席也是使得的,他又一向不待见薛家母女,便推说身上不好,留在家照看两个孩子了。老太太见丈夫不去,便也不去,贾政要读书又走不开。王夫人虽然与她这个异母姐妹关系并不算很好,但公公婆婆与丈夫都不去,多少有些没脸,无法,只得打点了厚厚的礼物自己带着丫头婆子回娘家去道喜。
贾代善无事,便想起曾答应贾珠要带他上街,便令人备好马车,自己带了贾珠和贾琏,加上一干奶妈丫头上街玩去。要说,这兄弟两个都是极聪明伶俐的,贾珠才四岁多,诗经已背完大半本,论语也已经学了几篇了。贾琏虽然读书不如哥哥,对数字却极敏感,不过两岁就能从一数到一百了,还能做二十以内的加减法,让贾代善连呼天才。
想来其实也不应该奇怪,书中那些姑娘哪个不是极有才华的?那些男的不成器,只不过是被惯坏,只顾享乐罢了。
两个小家伙上了街简直就是土包子进城,看见什么都稀奇,看见什么都要问一问。贾珠还好,以前也上过两、三次街,贾琏这是第一次出门,一路上大呼小叫的,嘴巴就没停过。贾珠有认识的,就仔细给弟弟解说,赢来他崇拜的目光,不认识的,他就红着小脸与弟弟一起用大眼睛看着祖父。
到了最热闹的那条街口,贾代善下了马车,又把两个孩子抱下车,向车夫道:“你们在这儿等着,我们自己去逛去。”说着扔了一串钱过去,让他们去旁边茶摊子上歇着去,自己让两个随从抱了孩子,一齐往前面去了,一边道,“珠儿,琏儿,你们就算是自己下来走,可也要拉紧了跟着的人,小心被拍花子的拐去了。”
两个孩子在出门时就听祖父讲过拍花子了,连忙把牵着跟人的手又紧了紧,齐齐应是。
要说贾府里什么没有?孩子们看的也就是个热闹罢了。令贾代善惊讶的是,贾珠看到卖山楂糕的,认出那是祖父出门时常会买回来给他吃的酸酸甜甜的东西,便拉着贾琏过去问道:“这山楂糕怎么卖?”
小贩见是两个小孩子,怕吓着他们,便笑着慢慢道:“二十文钱一斤。”
贾珠从荷包里摸出一个银锞子问:“这些够买一斤么?”
小贩笑了起来,还没来得及说什么,贾琏便道:“哥哥,你那是六分的银锞子,至少可以换六百文呢,够买……够买……”他数了半天手指,不知道六分银子够买多少糕,他还没开始学乘除呢。不过他也不是死抠着的人,自己从荷包摸出一把铜钱,向小贩道,“可以便宜点么?”
一个两岁大的孩子一脸正经地跟你讲价,那表情别提有多可爱了,小贩被逗得笑了起来,问道:“你想多少钱一斤呢?”
贾琏歪着头想了半天,道:“十文。”
旁边围观的人都笑了起来,小贩也笑,摇摇头道:“这个价我得亏本了。”
贾琏便咬着手指看看糕,又回头看看祖父,道:“十五文一斤罢,我买两斤。”
小贩便道:“罢了,反正是我自家做的糕,十七文一斤给你罢,赚个本钱也就是了。”说着便称了两斤。
贾琏看他这样儿,也知道讲不下来了,只好扁扁嘴从荷包里数出三十四文钱递给小贩。围观的人看他这么小就会讲价,又会算帐,数三十四个铜钱也数的利落,个个惊叹,却不知道是哪家的孩子这般聪明。
贾代善一直站在贾琏身后默默地看着,没有出声喝止,也没有帮忙。待他付完钱,这才道:“好了,我们走吧,去对面书店淘几本书。”他自己的书房里的书这几年都看的差不多了,贾政书房里又只有四书五经,得买几本喜欢的回去打发时间。
这书店小小的,一进去就一股旧书的味道,混着书墨的香味,让贾代善连连皱眉。贾珠看到整面墙整面墙的书,又惊又羡地张大了小嘴,立刻就被贾琏抽书时扬起的灰尘呛得咳嗽不止。贾代善忙叫丫头拿帕子给他们两个蒙上鼻子和嘴,自己也用帕子捂了口鼻,凑到书架旁细细翻找起来。
他本来是没抱多大希望的,这明清小说实在是比不上现代那些名著,四书五经更是没有兴趣,没想到竟被他寻到了几本游志和几本讲金石古董的书。当下欢欢喜喜地抱了书去柜台结账,转眼却见两个孩子也抱了书过来。贾珠的是一本讲得极浅显的孝经,这也就罢了,贾琏拿的竟是一本《九章算术注》。贾代善又是惊讶又是好笑,他知道贾琏在数学方面极有天才,但他才两岁呢,字都认不得几个,怎么认识这本书?
贾琏尽力抬高手臂把书给祖父,一边道:“老太爷,哥哥说这本书我会喜欢,您把它买下来吧?等我长大些看。”
贾代善便笑起来,把贾珠的书也拿到柜台上一起付了钱,用绳子捆好叫个下人提了,自己牵着两个孩子去找好吃好玩的摊子。
离书店不远却有个面馆,上次他来尝过,汤头却是极好,面也够劲,店面也算干净。点了几碗羊肉面,又倒了点醋,向两个孩子道:“快吃罢,小心烫。”一边让下人另坐了一桌吃面去。
贾珠尝了一口,惊喜地道:“祖父,这面真好吃,咱们家的厨子也不错啊,怎么没这么好的面?”
贾代善笑道:“一个呢,人家这汤头好,酱的羊肉也好,吃面就是要看汤,咱们家的厨子在这方面却不行。二呢,这面就是要现做了立刻就吃才好,不然这热汤泡的久了,面也糊了,汤也冷了,就不好吃了。咱们家厨房离得远,端过来时面已经泡的没一点嚼头了,自然就不好吃了。所以说这吃面啊,还是不能离灶台太远。好了,快吃吧,若是喜欢,下次再带你们来。”
两个孩子小声的欢呼了一声,认真地吃起面来。贾代善看着两个孩子吃的香,微微一笑,这还是他改革过了呢,不然你们在家里就是吃面恐怕也吃不出面的味道来。
一时吃完,两个孩子都是小脸红扑扑的,小肚子也溜圆,一行人这才走出面馆,继续逛街。因着刚到街上贾琏就学会了讲价,贾代善便干脆把讲价的重任交给了他,之后买的小玩意儿、买书竟然都让他讲了一点价钱下来,到吃面的时候不过三十文钱一碗的羊肉面,他也上前与那掌柜讲价,把在场的客人笑的不行——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吃面也讲价的,而且讲价的还是个两岁的孩子。
看来将来这府里的生意有人打理了,贾代善想,这兄弟两个倒是相宜,一个愿意读书,一个擅做生意,只不知道那个还没出生的贾宝玉能干点啥。他要是还那样只愿意跟丫头们混,非把他给踢军营里去不可。
看看时间不早了,让人去把马车叫过来把祖孙三个拉回了府。这一趟收获颇丰,两个孩子窝在老太太怀里,把那些吃食与小玩意儿一样一样拿给老太太看,又给她讲街上是如何热闹,贾琏如何听见旁人与小贩讲价,然后自己又去与卖糕的小贩学着讲价,书店如何脏,面条如何好吃等等。
老太太听得贾琏小小年纪就学会讲价,却并不是很高兴,背了人时便向贾代善道:“这琏儿小小年纪就学得如此市侩,也太过小家子气了。”
贾代善也不发怒,只道:“你年纪也大了,以后家中这些事就交给大太太去管罢,你只安享天年就是了。另外这儿孙之事,以前赦儿政儿小时我跟在父亲身后东征西讨,竟无暇管教,我如今也闲着了,他们便由我来管教了。”这老太太真是不知所谓,讲个价就叫市价,儿孙们就要像你一样贪图享乐才好么?好好的儿子养的一个好色无用,一个石板迂腐,孙子们也是没一个有用的,就那么一个上进些的还病死了,贾府其实就是败在你手中的吧?表面上一副精明相,其实这样无知。
该死的,要穿也该早点穿啊,要在小的时候就穿过来,打死他也不会娶这老太婆。
老太太听得丈夫突然收了自己管家的权,又说自己没管教好儿子,竟连孙子都不让自己管了,大惊失色,正要问个究竟,贾代善却转身回自己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