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些恭敬只是表面上的罢了,关羽不过是武将罢了,世家在面对武将的时候骨子里有一种叫做轻视的东西。
关羽不希望看到世家之间的默契,想要看到的是世家之间的竞争,只有有了竞争,这些世家才不会联合起来。
荆州世家的实力太过于强大,这也是刘备不敢大规模出手的缘故,将这些世家逼急了对于荆州没有任何的好处。
离开太守府之后,蔡图的神色间闪过一道微不可查的厉色,宛城的蔡家与荆州的蔡家没有太大的牵连,这只是在其他世家看来,其实宛城蔡家之所以能够走到而今的地步,暗中荆州的蔡家没少支持,只是这件事极为隐晦,在荆州其他世家不知道罢了。
且宛城的蔡家,虽然实力庞大,却是荆州很早之前就存在的世家,并没有引得其他人的怀疑,宛城蔡家,正是荆州蔡家暗中控制的世家。
蔡家在襄阳之人为刘备铲除,蔡氏对于刘备的痛恨可想而知,而今他与刘琮更是被暗中控制了起来,皇宫之内,更多是刘备的士卒,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之中,遥想当初,荆州蔡家是何等的钱响声,就是因为刘备的崛起而陷入到了如今的境地,纵然此时刘备表现出来的实力极为强大,也赢取不了蔡氏的支持。
三日之后,曹军开始了大规模的攻城,三面城墙同时发起进攻,城外的霹雳车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三百架,一次性出动如此多的霹雳车,可见曹操夺取荆州之心。
宛城的守军虽然也有霹雳车,但是在霹雳车的质量和数量上,与曹军比起来有着很大的差距,双方在霹雳车的较量上,宛城守军处于弱势的一方。
这是正面实力的较量,更多考验的是大军的实力,计谋,在这里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想要守住宛城,荆州军就要表现出足够的实力。
至于说荆州朝廷声讨曹操的举动,在诸侯的眼中不过是弱者的举动罢了,汉室对于普通人或许还有着一些影响,对于曹操这等手握雄兵的一方诸侯,朝廷的影响力被降到了最低。
接连半月的攻城,让宛城上下面目全非,守军更是在攻城之中折损了千余人,三面城墙的护城河,已经被曹军填平,迎接宛城守军的将会是更加猛烈的进攻。
关羽在曹军进攻最为猛烈的西城墙上指挥守军作战,城内的世家甚至将家族中的私兵派遣出来部分,帮助关羽守城,世家如此配合,让关羽安心不少,他之前最为担心的就是世家与曹操之间暗中有牵连。
凭借宛城的坚固和世家的支持,关羽有信心守住宛城,为荆州调动兵马、粮草辎重,提供更多的时间,南阳郡对于荆州而言有着重要的地位,不容有失。
就连城内的百姓,也为关羽调动了起来,不少的青壮补充到了军中,每两名荆州军的士卒中间会有着一名青壮,在曹军的进攻之下,这些青壮的损失虽然很大,却是在缓慢的成长着,这也是荆州军无可奈何的一面,荆州没有更多可以调动的兵马,相比于宛城,襄阳更为重要,一万守军的数量已经是不弱的实力了。
三日以来,曹军发起了日夜不停的进攻,夜晚的时候,霹雳车未曾停止,让城内的守军始终处于紧绷的状态,不敢有丝毫的松懈,甚至有两次,曹军趁着夜晚向宛城发起了进攻,若不是守军竭力抵抗,已经为曹军攻破。
战争让关羽认识到了曹军的可怕,他能够明显的感觉到曹军在攻城之中的进步,尤其是青州军,在攻城的时候表现的极为疯狂,从他们的身上流露出的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而这种士卒的力量,在一场战争之中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曹军,中军大帐。
曹操将目光投向程昱道:“仲德,我军攻打宛城已经有数日,城内的世家,可否有暗中支持本侯的”
这也是曹操极为关心的问题,只要取得世家的支持,别看此时的守军表现的顽强,有着内应的配合,关羽必然失败。
程昱摇头道:“主公,细作传来消息,城内的世家对关羽极为支持,甚至将家族中的私兵派往军中,听从关羽的调遣。”
“宛城蔡家,实力雄厚,可是与荆州蔡家有关”曹操问道,在攻打宛城之前,他就已经对宛城的形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程昱道:“宛城蔡家,与荆州蔡家没有任何的牵扯,虽然荆州蔡家强盛的时候,宛城蔡家向荆州蔡家示好,却是没有得到蔡瑁的重视。”
曹操眉头微皱,按照他的想法,宛城蔡家应当与荆州蔡家有所牵连,不然的话,荆州蔡家岂会让宛城的蔡家如此强大下去。
程昱将所知道的情况说完之后,曹操陷入到了沉默之中。
荀攸道:“主公,值此之际不妨派人暗中接触宛城蔡家,宛城太守蔡图乃是蔡家的家主,若是能够取得蔡图的支持,则平定宛城不难也,纵然关羽武艺高强,不过是一武夫也。”
曹操微微点头,将目光投向程昱道:“命令城内的暗子,与蔡家接触,定要小心谨慎,若是这些世家不肯投靠本侯的话,待攻破宛城之后,城内的世家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程昱心中一凛,心知曹操这是动怒了。
在面对战争的时候,蔡家会衡量一下彼此的实力,在诸侯崛起的时代,更是如此,谁也不想家族中的力量在战争之中遭受到巨大的折损,选择对于家族有利的诸侯,就能够获取到更大的利益,令家族的实力进一步壮大。
若是在刘备刚刚入主荆州的时候,曹操领兵进攻荆州,定然能够起到很大的效果,然而当时曹军在壶关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刘备在荆州一步步壮大。
刘备的壮大,对于曹操而言不是什么好消息,这一点其帐下的谋士有着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