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根本就不理会朱元璋的质疑,接过来说道:“可不是嘛财帛动人心,面对财宝的诱惑,他们守不住本心也是正常的。”
朱元璋面色不悦说道:“那你在东宫门前将他们乱棍打死,前前后后不到两个时辰,还都是偷窃的罪名,这要是让别人知道了会怎么想”
朱允熥继续装傻说道:“别人肯定会引以为戒,不敢再犯皇爷爷请放心,孙儿已经命令整顿东宫,绝不允许再发生这等事情”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脸色竟然缓和了
若是一般人肯定摸不着头脑,但是朱允熥明白,他这是在诈自己呢。
朱元璋认真的说道:“这件事你处理的很好,偷窃的奴婢就该打死”
“皇爷教训的是”
朱允熥心中明镜似的,朱元璋夸赞自己把这件事处理的好,不是因为自己打死了奴婢,而是借着“偷窃”的罪名打死的
如果当时自己任由那位教习嬷嬷把太子妃攀咬出来,自己再拿着证实证据找太子妃理论,甚至找朱元璋评理。
那会造成什么结果
教习嬷嬷同样会死
把事情闹大了,吕氏也要受到朱元璋的训斥和责罚
毕竟做继母的指使奴婢苛待郡主,实在不像话
天纲伦常何在
皇家的亲情何在
但是朱元璋一定会将此事压下去的
而且吕氏即便是受责罚,也不会太过严厉
毕竟还要这个罪名影响太坏了。
如果责罚太过,就会被众人知道,那就等于向朝野和天下百姓宣扬了。
所以朱元璋对吕氏只能轻轻放下,责罚也不会太重。
可吕氏受到责罚之后呢
继母苛待继女,不要说是发生在天家,就是发生在普通的百姓家里也是一件大大的丑事
什么叫做皇家
那是天下的表率
那是百姓的楷模
如果皇家都发生了这等事情,百姓会怎么想百姓会怎么议论
就像几年前,爆料出来某国王室家庭不和的丑闻,而且当时还上了著名的脱口秀,立刻就引来收视狂潮。
吃瓜群众纷纷议论,都说王室也不过如此,同样也会兄弟不和,也会妯娌不和
也有的说连自己的家都比他们和睦
也有人说堂堂的女王,居然管理不好家庭
大家都非常有兴趣的观看着这出闹剧
甚至还有人说,要取消他们皇室的待遇,因为太让人失望了
要知道那可是五百年后发生的事啊
而且他们早就实行不同的统治方式,民众对于皇室的尊敬和拥护程度远远没有咱们君主专制高
可就是那样,民众依然大失所望
可以想象,如果这件事自己把它宣扬出去了,只为出一口恶气就闹得沸沸扬扬。
那皇家的威严何在
皇帝的权威何在
到时候朱元璋一定会觉得自己只有狠辣而不知轻重
他就会对自己大失所望
自己所付出的代价远远要比吕氏重大
到时候非但扳不倒敌人,也会把自己陷进去
所以朱允熥这才没有声张,而是找那个“偷窃”找借口处置。
那么自己的举动,在朱元璋眼中就是识大体,就是有智慧,就是知道轻重
反过来,也会对吕氏更加不满
孩子都这样好了,你还百般刁难,简直可恶
就算今天朱元璋没有提起这件事,朱允熥也相信绝对瞒不过他的眼睛
会被他记住在心里的。
宫里面一下子死了两个有品级的奴婢,而且几乎是在同一时间,用同样的罪名,被活活打死在东宫门前。
这在宫里可不是小事
所以就算自己一声不吭,朱元璋也会知道的清清楚楚
而有些话不必言明,甚至不必让所有人都知道。
只要让该知道的人知道就可以了
效果也就达到了
就像是囤积炸药一样,朱允熥现在只要一点一点的在朱元璋心里囤积他对吕氏的不满就好。
总有一天会爆炸的,不必急于一时。
而且一旦爆炸,可是会死人的
朱允熥开口说道:“皇爷爷,孙儿准备把东宫的护卫定时集中起来训练一下,避免他们长时间安逸,不能保护东宫的安全,您看如何”
朱元璋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知道这是自己的孙儿在向自己要权了
“哦,你为何会有如此想法”
迎着朱元璋的目光,朱允熥坦然无惧的说道:“瞿能的儿子瞿陶因为平叛有功,被提拔为锦衣卫千户,此人非常勇武,对大明忠心耿耿。”
“他现在值守东宫,况且东宫所需要的护卫也不多,孙儿就想着让他代为训练,皇爷爷您看可好”
朱元璋怎么会不明白,对大明忠心肯定是有的,但必不可少的是对眼前这位孙儿忠心吧
瞿陶是朱允熥的人,一旦让瞿陶“训练”东宫护卫,那么就等于把东宫的侍卫交给了朱允熥
那时候吕氏和朱允炆会怎么想
朱元璋试探的问道:“东宫的侍卫我听说还算不错呀,有必要额外训练吗再说瞿陶年纪轻轻,他要是毛手毛脚有了闪失,那可如何是好”
朱允熥眼睛之中飘过一丝踌躇,一丝担忧,嘴唇微张,犹豫了一下。
不过随即就变得坚定起来。
这才开口说道:“训练东宫侍卫不过是为了加强防御罢了,而且瞿陶能文能武,年纪轻轻却已经履立战功,训练一些侍卫必然是心手到擒来,所以还请皇爷爷请放心。”
朱元璋眼神变得复杂起来,看着眼前这个年龄不大的孙儿,心中充满了歉疚和可怜
叹息说道:“这些年苦了你啊”
话说这,朱元璋的眼眶就有些微微泛红,眼睛之中也泛着水汽
这个可怜的孙儿,心中在害怕呀
在他的里面没有平安啊
随即,朱元璋面色又变得非常严厉,目光之中透露出来几分凶狠。
说道:“你不必担惊受怕,只管放心皇爷爷不与任何人伤害你保你安然无恙定能够一生平安”
朱允熥当然知道朱元璋为何说这些话,也没有点破,眼神里面满了感激,说道:“孙儿多谢皇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