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大殿上,时隔多日皇上终于上朝,文武百官齐聚一堂。
皇上一头白发,让百官初见受到不小的冲击,皆为皇上龙体担心。随后对近期工作包括太子谋反一案上报皇上,花了几个时辰之久,皇上非但没有中途休息,反倒一直精神奕奕,慢慢让众臣对皇上龙体状况松了一口气。
“赏,李梦瑶”皇上下方陈公公领皇上旨意,接着唤道。
之前的大内总管陈公公被害,这又不知道哪里跑出来一个和之前陈公公外貌相仿的陈公公,众臣们虽然暗自好奇,但皇上身边近侍的事情他们也不敢多问,一切就当如同以往。
姜譲、公良俊逸等拱卫司东辑事厂还有其他在元宵当晚有杰出贡献的将领官员,都已经封赏完了。姜譲官升一品,任拱卫司指挥同知一职。姜譲小队除了请假没入宫救驾的柳悄悄皆官升一品。公良俊逸官升一品,任东辑事厂新任厂公。刘云露和另一督事监表现突出,任东辑事厂新任督主。前来救驾的唐光耀官升一品,职位暂时不变。
升官之余,赏金银等钱财自然不在话下。
其他封赏人员不一一累述,有些职务较低的也没在金銮殿上听封,到时奖赏自然会送到他们面前。
等一长串封赏结束,最后才轮到李梦瑶听封。
李梦瑶一身合身武袍,头发梳起,显得干练利落,踏步出列上前躬身行礼。
“李梦瑶,承梦瑶公主,忠肝义胆,危机时刻挡身御前,不顾生死,不退半步,实乃巾帼英雄之典范。赏,黄金百两,白银二百两封李梦瑶为拱卫司指挥使,官至正三品赐,绣春刀,飞鱼服”
“臣接旨”
李梦瑶低头上前,恭敬地伸手从陈公公手中接过托盘。上面放着她所熟悉的拱卫司指挥使令牌、官印,还有一把崭新的绣春刀,一套为她特别量身定做的蓝色绣银四兽金飞鱼粉牡丹的锦衣袍。
这御赐的绣春刀飞鱼服,便是拱卫司下锦衣卫的特征由来,代表着拱卫司至高荣耀。
李梦瑶双手微颤,但接到托盘的那一刻,手却变得无比沉稳。
经历过起起落落,与从前第一次听封时的兴奋和急不可耐要证明自己的锐气相比,她已经沉淀下来,她已更明白这身衣裳这把刀代表的是捍卫皇权最坚硬的护盾,最锋利的长枪既然拿起,那即为护国飞锦,重任加身
李梦瑶接过官印,百官在旁皆点头认可。
李梦瑶以前掌拱卫司时的表现已将他们折服,当初皇上因二皇子的死和两位公主贪玩的事情将李梦瑶免职,百官心中就已经不大认可。特别是拱卫司失去李梦瑶后,立刻被贼党所控,后来化作太子反叛最大的助力让皇庭崩塌,更让人觉得此重任非李梦瑶莫属。
在立下大功的姜譲只被任命为指挥同知时,李梦瑶又莫名出现在作为公主所不能出现的金銮殿上,其实大臣们已有所察觉了。看到李梦瑶恢复原职,众臣也不算惊讶。
太子一役的事情皇上刻意不再多提,该罚的罚该赏的赏,这就告一段落了。
“众卿还有什么要秉奏”皇上虽说瘦了一圈,但气沉丹田声音洪亮,度过漫长的早朝后依然状态大好。
毕竟这几天他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自己的身体,遵从薛太医的话内外结合认真调理,甚至好好修炼自家已有些荒废的内功心法强身健体。虽然这段时间太久的颓靡身子还没恢复最佳,但精气神已调整到最佳。
陈公公看在眼里十分欣慰,庆幸天机老人给皇上带来这么个重要的天机,不管真假,总之人只要有所寄望就会有好好活着的动力。否则皇上已经撑不住神伤倒下了。
“臣有事要奏。”一位年纪不轻的重臣出列,躬身道,“臣知悉九江巡抚有一侄女年芳十八,才高八斗,相貌更是艳惊九江。如此品貌俱佳的佳人,九江巡抚一直物色不到能配得上她的好郎君。皇上乃人中之龙,定能能省九江巡抚操心寻英郎,臣斗胆,望为皇上做媒。”
皇上闻言苦笑,年芳十了
他作为九五之尊多少岁想纳妃都行,但他们李家三代就没一个年纪大了还硬要取如此年轻妃子的。何况他的妃子也有年纪不大的,比如刚诞下小公主的葵妃,才二十多。
皇上明白臣子的用心,是想催促他再生龙子,免得江山后继无人。
但他们还看不出吗,自己子嗣不多还一一遭难,不是妃子们不行,而是他命格孤龙克子啊
再娶新妃也无事于补。
“你是觉得朕的妃子老了,还是嫌朕的妃子生不出子嗣”皇上脸色变得肃穆,他早知道会碰到这种情况,想过对策,觉得不摆出自己的态度难以平复。
“臣不敢”哪个臣子敢顶那么大的帽子
但好似提前约好一般,另一个大臣默默站了出来行礼,劝说:“但皇上正值壮年,龙精虎猛,再纳妃嫔也不过分。”
“公事不够繁忙,所以朕的家事你们也要管”皇上皱眉道。
“天子无家事,请皇上明鉴。”一个接一个的大臣出列行礼,面色郑重。
他们这是要来逼自己生后代了,一如当初李建弼死后众臣请愿的画面。
天子无家事,这话多么熟悉,多么让他无语。他却偏偏难以招架。
如果没有天机老人泄露他大儿子的信息,他或会遂了他们的意,破罐子破摔。但他现在不一样,注意力需放在寻回龙儿之上才是关键。
如果大臣们知道他龙儿还健在,怕是不会这么强求。但他已知道天机老人所言非虚,不敢走漏半点消息怕害了儿子,绝不能告知他们。
皇上头疼着,大臣们其实也在头疼着。站出来进言的人虽然不少,但还没到万众一心的地步,有许多大臣处于观望的状态。
导致这个原因主要是因为杨士奇杨丞相。
杨丞相官居正一品,站在最前方,他年纪大了,几个时辰的朝会他有些坚持不住,皇上特意让人搬了张椅子让他坐着听结果现在睡着了,睡的那个香啊,弄得后半程他们朝会说话都不知不觉放柔了声音不忍吵醒他。
除了三司公门的人,其他观望不表态的大臣大多是杨士奇所属的氏族直系旁系或弟子学生,当然要以杨士奇马首是瞻。他们听着杨士奇微微的打鼾声,没有指事无奈目目相觑,不好轻举妄动。
“咳咳。杨丞相,你怎么看。”皇上重重咳了一声,打算唤醒杨士奇,居然还是没能吵醒杨士奇。
后来还是陈公公过去轻轻将杨士奇拍醒。
大臣们深觉奇怪,这种时候皇上唤醒杨丞相,他们百臣不更加众志成城吗如果皇上真不想纳妃怎会做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情
莫非皇上脸皮薄,得营造出群臣激昂的场面才好同意娶回能当女儿的娇妻啧,嘴巴上说不要身体还是很诚实的嘛
众臣浮想联翩时,杨士奇缓缓醒来,望着陈公公吧唧着嘴边的口水:“到点退朝了过饭点没有过了的话,我在宫里用膳再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