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题外话之我只是想说说华佗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午夜小咖】,看书领现金红包!

华佗好像是中华医学界最出名的人。还有一位扁鹊,也有名的很,寻常百姓全都知道。扁鹊比华佗资格老些,他是东周时期人,而华先生是汉末三国人,二人的医术,全都神乎其技,较不出个高低,但是从今人夸赞奉承时常说“您真是再世华佗啊”而不用“转生扁鹊”来看,似乎是华佗更深入人心一些。就好像福尔摩斯,决不是唯一的神探,但在人们心中,始终是最经典的。

我本无意将扁鹊与华佗相比较,但还是想介绍一下,扁鹊,依照在《史记》中的记载,医术来得颇为玄乎,是在他年青时当舍长的时候,对一位叫长桑君的舍客特别的礼遇——舍长,就是旅社老板,旅店的客人长桑君,别人都以为他没什么出奇,偏偏扁鹊(那时还叫秦越人)认为他不同寻常,两人惺惺相惜,交往了十几年后,长桑君私下把扁鹊叫住说:“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说遵命,长桑君就从怀中取出药来给扁鹊说:“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

长桑君年纪大了,把自己秘藏的奇方传给了扁鹊,只要用未沾到地面的水把这个药煮了喝下,三十天,就能洞察各种事物了。将方药全部交给扁鹊后,长桑君就忽然不见了,可见他大概不是什么普通人,而是仙人一类。而扁鹊听了他的话连喝了那药三十天之后,就能看见墙那一边的人——能透视了。从此“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癥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原来扁鹊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台活的X光机,CT机,核磁共振机……诊脉,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

当然,这肯定是被神话了的一种记载,那位长桑君,大约是教扁鹊医术的师父。扁鹊学了十几年医,不算少,毕竟那个时候还没有《千金方》,没有《伤寒论》,还不知道有没有出现《皇帝内经》。

而扁鹊作为一名医生的道德品行,还是很不错的。虢国太子尸厥,都已经大办丧事了,扁鹊还要详问一番,断定太子未死,然后又是药汤,又是针灸,又是按摩,一番折腾,把太子救活了过来。别人说他起死回生,他还谦虚道:“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还有大家都知道的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史记》中记载为齐桓候,疑为有误),扁鹊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桓公有病,“不治将深”,桓公不信,到最后真的发病,已经深入骨髓,无药可救了,而扁鹊也已经逃走了。

在桓公有救的时候,扁鹊和他非亲非故,却一次次晋见桓公,已算是尽了最大的义务,是桓公自己不愿相信,白白送了一条性命。

我好像应该说的是华佗。那么来说华佗。

华佗是汉代人,本是学识渊博的读书人,为什么成了医生?其实华佗自己是不愿意当医生的。《三国志》说他“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不愿意当医生的人,却做了一辈子的医生,还是传诵千古的名医,而他的一生,我以为,就是因了这“不愿”,而成为了一个传奇。

说回华佗为什么做了医生,大概是因为他不想当官,比不想当医生更加的不想当官。人家推举他为孝廉,他不干,太尉黄琬召他办事,他也不去。这说明了华佗的学识的确是很好的,只是原则一般地不愿为官。

除了一肚子儒家学说之外,华佗还会医术,大概这是他除仕途之外唯一可供求生的技能,于是便做了医生。华佗作为医生怎么样呢?医术自然是相当高的了,一般的疾病,无论方剂针灸,都能手到病除,此外还有麻沸散,连扁鹊也未曾达到的医学成就,使得华佗在东汉末年,就实施了外科手术。麻沸散,比西方的麻醉药早了1600多年。

甘陵相夫人怀孕六个月,腹痛不安,华佗诊了脉说:“胎儿已死,叫人用手摸胎儿的位置,在左为男,在右为女。”有人摸了回来说:“在左”,于是开了方子,果然产下一个死了的男胎。

由此可知华佗的医术神奇到了什么地步,可以从胎儿的位置判断男女。更神的还在后面,县吏生病,四肢烦,口中干,耳聋,小便不利。华佗说:“试着吃热食,出汗便能痊愈,不出汗,三天后便死。”那人吃了热食而不出汗,华佗说:“藏气已绝于内,当啼泣而绝。”连人死时的状态都指出:哭哭啼啼死去的。结果果然如他说说,三天之后,啼泣而绝。

原来的督邮顿子献得病已经快痊愈了,华佗诊脉后对他说:“依然体虚,没有完全恢复,不能有房事,有了房事就会死,临死的时候将吐舌数寸。”顿子献的妻子听说丈夫病好了,从百里之外前来看望丈夫,不知怎么没有听华佗的话,半夜行房事,隔了三天之后顿子献病发而死,死时吐舌数寸。

真是神妙到惊悚的地步。然而我要说的却不是他的神奇——不知有人发现了没有——而是他的无情。

药王孙思邈说:“大医精诚”。“精”是对医术的要求,,“诚”是对医德的要求。其中尤以对医德的规范而传名至今。原文摘录如下: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崄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何等崇高,何等大气!尤其是当你听说了孙思邈所处的晋唐时期,其实是个医生的地位低微的年代,会不会对这位医家,这位“真人”更多了一层崇敬呢?

扁鹊虽说有些势利的嫌疑(“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但是良好的医德还是具备的。而华佗,却显然不符合孙思邈的要求。“精”是够精,“诚”却不诚。

他通常都只留下一方、一药、一两句话,显然对病人没有“皆如至亲之想”,也不可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一心赴救”。华佗,是个无情的医生。

能医之病,通常妙手回春;而无药可医之症,华佗常常直截了当地告诉他,这病治不了,甚至还告诉他死的时间,死时惨状,一些努力也不做的。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而谴责他不是个好医生。他的时代,还没有“大医精诚”。

如果换成了孙思邈,本着“大医精诚”的理念,也会用心为曹操治病的吧?

是的,曹操,华佗如今一半儿的知名度,都要归功于这位声名显赫的枭雄。

历史名医中多有不为当权者看病的先例。孙思邈就是三代皇帝征召而不就。原因,并不是他们对帝王们有什么成见,而多是不想成为某人的专属医生而已。

华佗也是不愿意待在曹操身边的。我以为,华佗不愿为曹操服务与他对为官的抗拒有着强大而直接的联系。究竟是什么竟让他对仕途如此厌恶?我们不得而知。

曹操的头风病,是治不好的,只有发病时靠华佗的针灸,才能减轻痛苦,以延岁月。华佗本可以就倚仗这一手吃曹操一辈子。可是他呢,和曹操请假,要回家看看,曹操准了他的假,他却一去不返,以妻子生病作为借口。这样拖延了多次后,曹操连续写信召他回来,又下令让他那里的地方的长官将他带走,华佗依然不归(多强的钉子户啊!)曹操终于大怒,派人去华佗家查看,如果华佗的妻子真的病了,赐他小豆四十斛,并宽限假期;如果是华佗骗人,就将他逮捕遣送回来。结果当然是,曹操发现他的医生说了谎,华佗被逮捕了。

曹操不是一个残暴的国君。至少在这件事上,曹操先是一再地忍耐催促,然后派人查看,而且还说,如果华佗没有骗人,就赐他东西。曹操轻易是不肯杀华佗的,因为毕竟,他要留着这个名医来医治他的顽疾。但是一旦发现华佗欺骗了他,曹操又非杀了华佗不可。曹操的谋士荀彧劝他说:“华佗的医术实在是高明,是人命所维系的呀,应该饶他这一回。”曹操说:“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于是将华佗刑讯致死。华佗死后,曹操仍日夜受到头风病的折磨,可顽固的曹操始终不肯承认错杀了华佗,反而说:“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华佗能使这病痊愈,只是这个小人不根治我的病,想凭这个来抬高自己,如果我不杀这个人,他也不会为我断了此病的根源。)直到爱子仓舒病危,曹操才叹气承认:“我后悔杀了华佗,而让这个孩子枉死啊。”

华佗啊华佗,真真千古一奇人!在我所见的所有华佗的塑像和图画中,他都是那么清高孤傲,仙风道骨,超然离尘。可是,华佗,他终究,也是个被困在世俗中无法脱身的“人”罢了。华佗,他既在曹操身边,却为何一再逾期不还?难道不知欺骗曹操会有杀身之祸?他既悔于行医,却为何妙手如神?难道不知技高人寂寞?他的一生,充满了“不愿”,二字,然而他到底追求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谁能告诉我?曹雪芹说黛玉:“莫怨东风当自嗟”。这一句也同样适用于他。莫怨东风,滚滚长江折戟沉沙,千年回转,由桑田和沧海之间,传来一声叹罢了。

——华佗在狱中受刑时,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取出一卷书给狱吏,说:“此可以活人。”狱吏害怕,不敢接,华佗也不再多说,要了火来烧了它。于是华佗的医术,能够留传下来的,只有五禽戏。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长年练习,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岁。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