黐手是咏春拳独特的练习形式,它不等同于拳套,因为拳套有一个固定的形式,如咏春拳的拳套“小念头”、“寻桥”,无论你练习多少次,形式都是一样。而黐手则不管你练多少次,假如你记录来下来,每次都有不同的变化;然而,黐手也不等如自由搏击,因为后者的结果一定会分出胜负,而黐手是同门之间的互相学习,目的是为了彼此双方技术上的提高。因此,在进行黐手练习时,千万不要将自由搏击的元素泥进去,否则就会变成毫无意义,影响学习效果。
黐手的练习,最少要练就以下四点:一、手法;二、知觉反应;三、用力;四、位置。这四点只是为了在学习时讲解得清楚而有所界别,实际使用时每每会两点、三点,甚至四点一齐使用。
所谓“手法”是指搏击时防守和进攻的手部动作。它是初学者最刘意追求的东西,因为他们以为只要学到一些手法就能解决一切.其实手法是要在其余三点配合下才能完成。就四点而言,手法是最容易学到的,因为它最容易看得到。
“知觉”和“反应”是两回事,知觉在先而反应在后,也就是说,在进攻和防守时都雷要灵教的感觉,继而做出适当的反应,它并不雷要刻意去学习,也不雷要师傅教授和指导,只要在黐手时放松和稍加留意,经过一段时间自然便会感受得到。
咏春拳是一门以柔制刚的功夫,因此,适当的“用力”显得特别重要。所谓适当的用力就是说无论在进攻或防守时,都因应需要而用力,没有需要时枕不必浪费自己的体能。如能做到一只手用力,一只手放松,这样才能令对方难以捉摸。要将自己的力度拉制自如,是需要长时间的黐手训练才能达到的,而且要从无力开始。
“位置”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比较难以用丈字来表达,简单来说是敌我双方距离和方向的组合。由于双方都不断改变自己的距离和方向.加上它看不到、感受不到,所以学起来比较困难。上述四点,用力与位里比较重要,因为用力看不到,只能由黐手中感觉出来,而位五则不但看不到,连感觉也没有,所以是最难学到的。
学习黐手应该分三个阶段,那是顺应咏春三套拳套的次序进行的,它们分别是“小念头”、“寻桥”和“标指”阶段。
小念头阶段是初学者将小念头所学到的手法如摊手、膀手、伏手应用到黐手这一个学习形式中.在这时应该了解上述手法的使用、变化和用力。
第二阶段就是寻桥的阶段。当小念头熟练以后,就应该学习寻桥,并将寻桥的动作如转马加入,与小念头阶段所习得的手法一起练习,最后至和谐纯熟。
第三阶段,即标指阶段,和上述两个阶段的学习程序大致相同。
三个阶段的学习程序所需时间并不相同,以叶准数十年教拳的经验,第一、第三两个阶段所常时间较短,第二阶段时间较长,因为此阶段着重培养学者以柔制刚的技巧。
叶问宗师于1949年抵港并开始传授泳春拳,但当时在香港并未有木人桩,以往在佛山的木人桩都是整支桩藏在地下的,香港的多层式大厦结构,不能安装;在没有木桩的情况下,宗师只好将桩法当作拳套一样教法,这种打法名为“脱手桩”。直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才有弟子想出用木横梁承托木人桩,成为横担桩;同门何联甚至改用弹妥做承托,成为弹弓桩,后来做木人桩最多的便是古生。叶问宗师生前所用过的木人桩,现在摆放于佛山叶问堂内以供纪念。
咏春拳木人桩乃味春拳独特的器械训练,分八节共116式,是功咏春拳的精华和练功所在,木人桩有三手一足,是练功者的假想敌,木人桩的构造和尺寸均有严格的要求,以符合练功者的需要。
木人桩法与咏春拳套和八斩刀法相辅相成,练习木人桩法,可锻炼身形步法的迂回变换和进退的方位角度;要达致符合法度的水准,拳脚腰马要进入合一的境界,练习木人桩是不二法门。
木人桩的锻炼分三个阶段,最先练好116式的固定桩法,然后于每节中各选一式,即共八招的实用动作反复磨练,称为“磨桩”;“磨桩”之后,可进入第三阶段,这时无固定形式,可把已经学到的咏春拳法自由在木人桩上发挥出来。
上述的其实并非练桩的主要目的,练桩最重要的是练好自己的招式动作的位置,使御敌时更加准确,以补充鹅手的不足,鹅手时,对手随意走动,我们只可照顾到敌我的变化,却很难练好自己的位兰,而木桩是固定的,我们借此而令自己的架式、手法更准更美。
很多人对木人桩有错误的看法,其一是打桩要用力、够劲,目的是练硬桥手。如果真是这样,扰无须练桩法,随便乱敲沈可以达到目的;其次是以为木人桩很神秘,学会鱿天下无敌,故很多师傅会辟室教授,并叮嘱学习的弟子不可另传其他师兄弟,更会收取丰厚的开桩利是。
其实,桩并不神秘,其作用是什么呢?大家都知道咏春拳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黐手,须勤练,但有时想黐手却找不着对手,就可找桩当对手,所谓“无师无对手,对镜与桩求”。
在表面上看来,跟人练习黐手较跟桩好,因人会动,有反应;桩则不会动,没有反应,但其实打桩亦有其优点,就是位五。例如你起膀手,真人的手会被推移位,而桩则不会,位里非常准确。所以,习咏春的固然要多黐手,亦要多打桩。
打木人桩的三个要点
1.桩是木头,只有你打它,它不打你。但当打桩时千万不可有这个意念,要常常想象它是真实的对手,会还手打你,否则到实际应用时就会被打死。
2.要黐桩。何谓黐桩?就是要将自己的手与桩手的距离缩到最短。在真实的打斗时,不给与对手活动的机会,自己就安全得多。
3.桩有三只桩手,下桩手模拟的是对手对己方小腹的拳击,或者是起脚直蹬。如果是前者,则用低膀手抵档,后者则以拍手来消。至于上面左右两只桩手,在实际上,对方足很少会双拳并出的,一般的情况是一前一后,所以两只桩手是一虚一实,打桩时要搞清楚哪是虚手、哪是实手。举例来说,当用右手起内门膀手时,自己右侧肋部似有空档为对手所乘,实则右桩手只是虚手(图1),打不到你,练习者要假设对方是以直拳朝中间向自己弃子攻击,左桩手作了一个停顿点,帮你定好内门膀手的位里。
咏春拳手法以膀、摊、伏三下手为主,辅以枕、窒、圈、弹、拦、径捆、托、擸、拍、问、标、扱、冲等十余下手法,动作简单,强调腕部的灵巧与肘底的力量。
脚法方面,通常为派外人士所忽略,以为咏春拳没有脚法。与手法一样,咏春拳的脚法也非常简单,就出脚动作而言,以直踢、横、上蹬三下为主,并皆以脚跟踢击敌人,若应用在攻守中的敌我形势之下,则有八种脚法组合,全放在木人桩法之中,这就是“咏春拳八脚”了。“咏春拳八脚”要配合转马、走马及手法,攻击敌方的腰、膝、胫等部位,威力惊人。
马步方面,立定的有二字拑羊马、子午马;移动的有转马、圈马、标马、三角马等。别派的四平马双腿曲膝尽量分开,站得极稳,但变化缓慢。合腿直立,双腿距离最近,虽动脚极易,却站得不稳,咏春拳的马步就在稳健与变化两方面取得折衷。咏春拳的手法、脚法不会单独使用,必须要配合马步,才能产生作用;因此马步是咏春拳手法与脚法的灵魂。
咏春拳有三套拳:小念头、寻桥和标指,标志着不同的学习阶段。
一、小念头
小念头是咏春拳的基本拳,念头即心思、意思,小念头即是细小的意思,意味着基本的意义;而小念头的“小”与“少”字谐音,少念头是要练习武术的人首先要排除杂念,纯一精神。诚意正心,素来是中国人学习的态度,若能把杂念排除,令大脑静止休息,而可保健养生,其功效跟太极、瑜伽、气功等修心运动相似,但需要较高层次才能到达。小念头分三节,分别锻炼功力、发力、手法。
练习小念头的要诀
1.放松。放松肌肉、放松力量,最重要的是放松大脑。大脑主宰着身体,若其受压,其他部分亦然。
2.开马后只能手部有动作.尤其不能让头、膊移动.宜面对镜子练习,以便观察自己的动作。
3.要慢。越慢越好。
小念头的三个小节
第一节主要是练功力。要慢,就是说要练得认真。咏春拳主要的功力叫“肘底力”,是保护自己的能力,此节另有三个要求:
1.靠肘。无论是摊手或伏手均须靠肘,如果不能放松大脑,这方面就很难办到。
2.取中线。摊手的中指尖及手时要放在正中线;伏手的食指第一节及手时亦然。(见下图)
3.自我判断。要靠自己的意识去检讨姿势,才真正知道标准为何。
第二节主要是练发力方法。特点是“有需要才用力”,何谓“有需要”?就是在快要触及目标的刹那末用劲,短距离发力,否则一方面会消耗体能,另外亦容易被敌人提防。李小龙称之为“寸劲”,味春拳则叫“长桥发力”。所以,在第二节会练习左右、背后、前方和横劈等发力方法.对位置的要求反而并不十分重要。
第三节主要是练基本手法。伏手在第一节时练过了,这一节重点是其他手法,尤其是摊手和膀手。要放松,忌推顶,但要求位置准确。
二、寻桥
寻桥,顾名思义是寻找桥手的意思。搏斗展开,敌方是会走动的,而寻桥就是要锻炼好步法,以适应对方桥手的变化,因此,套拳内包含了180度、90度转马,又有走马、标马。其次,膀手,蹬腿、直踢腿也是这套拳主要的练习项目。
寻桥与小念头一样,同样分为三节,但寻桥比小念头升了一级,比方说小念头终究是单手动作,寻桥则双手并用;小念头的马步、方向均是单一的,寻桥则有多样性。
那么,到底寻桥的功用是什么?我先要说,咏春拳是一套以柔制刚的功夫,以小敌大,以弱胜强,其要诀是卸力和借力打力,这方面在教和学都比较困难。如果只是“力从心发”,则不走好咏春拳。我可以告诉你,哪一个可以教你以柔制刚手法的师傅,就是一个好师傅。要达至这个目标,则一定要勤练转马,除此之外尚有下列要点:
练习寻桥的要诀
1.膀手要放松,忌推顶,并与马步配合。
2.低膀手用作防御,因此要够硬朗,手掌与手臂成一直线,但需在触及对方后即时放松,亦要与马步配合。
三、标指
标指是咏春拳的高级套拳,套拳内尚要练习圈马、径(音耕)手、擸手等项目。
古老的味春拳教学有一句俗话:“标指不出门”,就是说标指要留待徒弟自立门户的前一刻才肯相传,其实我认为这项见解并不妥当。
标指是泳春拳的攻击手法。若以整套拳108个动作计算,扱肘有12下,标指12下,问手12下,此三下手法共占了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它们是整套套拳的主干,因此我个别作以下的论释:
扱肘
肘是最短距离的攻击手法,好处是肘比拳有力,杀伤力大。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时须掌握距离和位里,肘和马要同时到,否则就对自己产生危险,不如不用。另外,因极时比较有伤害性,在黐手时不宜使用。
标指
标指原则上是插敌人的眼睛,使时手不得不防,待守方露出破绽,再进行第二轮的攻击。要注意的是标指须由另一只手的肘底标出,以防止被时方封锁。
问手
问手有两个作用:其一是在搏击的时候,最危险的情况莫过于“对方的手不见了”,“不见了”代表他会随时攻过来,对自己构成潜在的威胁,问手就是要把这只手找回来。其二是在交手之前.先有动作的一方往往会吃了点暗亏,容易被对手乘隙进攻,如果以问手开始,则可以把这个危险减到最低。
标指的其他手法
除以上提及的扱肘、标指和问手外,标指拳套尚有两项重要的手法:
其一是双标指,双标指可做出有效的防御形态,要诀是必须只以单手跟对方接触,保持放松。
其二是擸手,切记擸手只能在有条件下使用,就是说当对方力尽之时或以膀手硬顶、硬推之时才可施展,施展时并须留意三件事:
1.要锁住对方的肘位;
2.擸的时候力要往下,会取得较大功效;
3.要适时放手.否则就算擸得到,自己也没手攻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