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政府要扩建海军了。
这是来自凡尔赛宫的直接命令。
一直以来,海军都可以说是大英帝国绝对不可以触动的一根敏感神经,他们可以容忍普鲁士快速工业化,毫无顾忌的扩建陆军,他们也可以容忍沙俄帝国四处挑事,将国内的灰色牲口们一批批的投入东欧和中东的各个战场获取利益。他们甚至可以容忍大洋彼岸的美国人不断开疆扩土,实力日益强盛。
这些都是他们可以容忍的,从某种程度来说,大英帝国是一个脾气挺好的世界霸主。
但是一但触碰到扩建海军的事情,那就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了,这是英国人的底线,谁踩谁爆炸的那种。
在西欧平原上,哪怕是不满十岁的小孩子都十分清楚的知道,英国之所以强盛就是源于他那体量庞大到令人窒息的皇家海军,只要是海域,就是他们的天堂。
法兰西的鸢尾舰队的确在英吉利海峡上狠狠的打击了大英帝国的本土舰队,甚至全歼了他们的远东舰队。
但是这并不能代表法国人可以在海域上与大英帝国叫板——即使鸢尾舰队的体量再扩充一半,都不能。
本土舰队之所以被鸢尾舰队击退,是因为完全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甚至部分战舰连弹药都未携带,就与敌人交战起来。
远东舰队被全歼,那是因为远东舰队的体量微小,且舰船工艺全几乎可以说落后了整个西欧主流海军整整一代。
他们本来就是一些英国老旧战舰,甚至部分战舰再过几年就要拆解退役,再也无法使用了。远东地区没有什么强大的海上力量可以威胁英国,所以派这些老古董足以守护英国人在远东的利益。
但是在远东足以称霸的海面力量,放在欧洲战场上,就有些落寞了。
所以法兰西扩建海军的计划,严格来说,还是一种非常大胆且冒险的行为。
挑战英国人的制海权,就是挑战整个大英帝国存在的根本,这几乎是双方不死不休的局面。
但是法国不得不这样做,也许以往还没有必要,但是现在,在击溃了远东舰队,暂时获得了远东海域与市场控制权的法兰西,必须这样做。建造出一支庞大的海上舰队将是法兰西未来几年的基本国策之一。
这其中涉及到一个有一定复杂的地理问题。
法兰西是一个海陆综合性国家,这意味着法国有建设海军与陆军的必要。如果想要稳固世界列强的地位,海陆两军建设要求还不能低了。
单纯的陆地国家只需要强大的陆军即可维持自身安全,这样的国家典型有沙俄帝国,庞大的灰色牲口数量足以淹没任何来侵犯国土的敌人。沙俄帝国虽然有漫长的海岸线,但是绝大部分海岸线都在北极圈内,所以他们完全不需要担心海军入侵的问题,军事上打垮沙俄帝国的唯一办法就是击碎他的陆军。
而单纯的海洋国家则只需要维持强大的海军就可以保证自身的稳定,这样的国家代表则有英国和日本。如果不再需要再继续侵略,他们在本土的陆军可以说是很鸡肋的存在,完全没有纵深的国土意味着一但敌人突破海军封锁,登陆成功的话,就说明战争已经结束了。
而法国不同,他有的本土有一定的纵深,他的国界有漫长的海岸线,特别是现在的他获得了远东地带的控制权,在军事上,对于海军建设已经愈发的迫切了。
而在经济上,这种需求则更加明显。
优质的海港是一块带毒的蛋糕——尤其是获得远东的市场与原料后。
无论是铁路还是公路,想要进行物资运输,都必须投入极大的成本进行前期基础道路的建设与后期维护,但是海运不需要,而且它可以做到运量更大,单位运输成本更低,在和平时期,它几乎是完美的选项。
然而一旦时局动荡,在经济上,如果一个依赖海洋运输连接远方市场与原料的国家被突然切断了运输线,这对国内的制造业与市场带来的灾难是无法估量的。
庞大的海陆军军费是未来法兰西发展中必然存在的问题,然而,在大英帝国统治海洋的时代,如果法兰西想要实现真正的贸易自由,即使抛去与英国的舰船技术代差,光是海军大建数量也要好好放一大把法国的血。
但是从现在法兰西各大造船厂的动向来看,凡尔赛宫和法国政府似乎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好好的在海洋上和英国人硬碰硬了。
英吉利海战的全面胜利给了法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以至于法国政府开始大建时,明明还处于通货膨胀的人民都纷纷拿出自己为数不多的积蓄来购买国家债券支持造船厂的运行。
而海峡对岸的英国人则完全处于相反的状态,国内因为暴动而千疮百孔,皇家海军的惨败让绝大部分英国人无比的失望,以至于在面对法兰西的挑战上,英国政府同样开启的军备竞赛进展的完全不如法国一方令人如意。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以这样的进度坚持下去,法兰西可以在一年之内就下水三艘作为鸢尾舰队现役主力舰里中流砥柱的黎塞留级战列舰,圣女贞德级的重型巡洋舰更是可以以七到十艘的速度建设,其余的小型类船只,如驱逐舰类的更可以说是数不胜数的。
以一种无法理解的蒸汽运用技术让这个世界的海军战舰在动力上得到了巨大的突破,以至于在十九世纪中期的海军就已经有了另一个世界一战时期的影子。
这也就更加说明了,以战列舰为首的主力战舰数量越多,海战的胜率就会越高。
未来法兰西海军的发展趋势,必然离不开战列舰这类大型舰船的不断出厂。只有充足的重型蒸汽炮与,才能保证法国有机会在英国主导的海洋贸易前分上一杯羹,才能守住好不容易抓住大英帝国内政问题而抢夺来到远东殖民地与庞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