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道連狭斜,
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
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
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丈游丝争绕树,
一群娇鸟共啼花。
――卢照临《长安古意》
北周武成十一年正月十五,北周都城长安,隋国公杨坚府内。
时值上元佳节,地上万家灯火,天上一轮明月澄清蕴黄,半空悬挂。大街上,不时有那富贵人家燃放鞭炮烟火,噼啪之声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着烟火燃放特有的气味,隐隐约约提醒人们回家团圆。家家户户男女老少此时不是在家吃团圆饭,就是在街上看花灯,那莲花灯,鲤鱼灯,美人灯,虾球灯,百鸟朝凤灯,万佛朝宗灯……端的是琳琅满目,五光十色。长安街上人头攒簇,衣香鬓影,叫卖戏耍之声,络绎不绝。此时虽然是连年战乱,天下未定,但是在这历代名都,风流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看到的仍是遍地锦绣,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但是在这隋国公杨坚的府中,厅堂中既没有人围坐吃饭大排筵席,院子里也没有彩灯高悬的景象,人人脚步匆忙,往来于内宅各处,似乎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正在这时,只听得一声清脆的催促声:“李嬷嬷,您可快着点,我们家夫人快要生了。”说着,一个身着红袄梳着两条辫子的小丫头搀着个五六十岁的老嬷嬷行色匆匆穿过外宅就往内宅里进。前面有两个小厮打着灯笼给开道,宅子里面的三道门前守着的几个侍卫连忙吆喝着打开内门。老太太身材臃肿,脚步蹒跚,一边给人搀着,一边还呼哧呼哧地按着胸脯喘着气,不时还站着直直腰,歇两歇。拖拖拉拉,就来到隋国公夫人的内室之外。
只听得内室之中,传来阵阵叫痛之声,十分凄厉。有小丫头给挑开苏绣的百鸟朝凤门帷进去一看,只见屋内珠环翠绕站了一地,婆子丫环们如穿花蝴蝶一般,擦汗的,端水的,递毛巾的,绕着睡榻一片忙乱。
你道是何事?原来是隋国公的夫人独孤氏快要临盆了。这独孤氏,名伽罗,是后周大司马、河内公独孤信的女儿,十四岁嫁与杨坚,此时已有四年。在此之前,已经诞有一子一女,儿子三岁,名叫杨勇;女儿两岁,唤作丽华。如今已是第三胎。
内室的外厅之中,一席皂袍的杨坚踱来踱去,眉头紧皱,心绪不宁。一个老嬷嬷端着水盆走了出来,杨坚连忙赶上:“夫人生了吗?”嬷嬷摇了摇头,端着水盆就往外走。突然之间,内室中独孤夫人“啊”地一声叫道,声音惨恻,杨坚听了就要闯进去,被一旁的嬷嬷丫鬟们硬是拉住,说是产房不吉。杨坚硬是要闯,婆子们硬是拦着。一众人等正撕拉缠磨之间,独孤氏的贴身丫鬟一瓶跑了出来,“彭”地一声就跪在杨坚面前:“老,老爷,夫人难产,孩子是逆位,恐,恐怕……”
“恐怕什么?”
“恐怕母子性命都要保不住啦!”
“什么?!快,快进宫,给我请太医,请薛太医来!”
杨坚大喊着,拳头攥得紧紧地,额头上满是汗水,透出青筋;眼睛瞪圆,一对眉毛吊得老高。 众侍应连忙跑出去,进宫请太医。
这边是太医院院首薛太医的宅邸。薛太医正和夫人儿女围坐一堂,享受天伦之乐。正在这时,家丁“嗵嗵嗵”地跑进来:“老爷,有病人请您出诊。”薛太医大怒:“没眼色的东西,没看见老爷我正和家里人过节吗?凭他是什么人,不去!”“老爷,是隋国公府来人,说是夫人难产。”
“这……”薛太医斟酌片刻,心道:那隋国公夫人的姐姐是当今的太子妃,杨坚如今战功赫赫,一家荣宠,虽是世袭的隋国公位,却实在是圣眷隆重,这个人可不好得罪了。少不得得走一趟。想罢,吆喝一声:“来人呐,给我取药箱。”让众人抬上轿子就往隋国公府赶去。
转瞬间就到了国公府,那薛太医摇摇摆摆走下轿子,还没等进门,突然天现异相,突发悴变。
此时已是戌时三刻,天空清明无一丝云彩,一轮明月在天空中俯视四海,清辉播撒万家,时不时有那点点繁星闪烁,似乎想与这清月一较高下。
但就在这清明无一丝云彩的苍穹之中,突然九道闪电破空而来,一条条张牙舞爪,划破长空,把天空割裂成无数碎片;随后,阵阵雷声姗姗来迟,轰隆隆响起,整个长安城都摇晃起来,真个是天旋地转,地动山摇;这闪电惊雷于晴空之中而来,格外震慑。须臾,雷声止住,闪电收起那锋利的剑锋,一道清辉直直地从明月中透出,如同天河之水九天而下,又好像一道天梯落下人间,清亮亮,盈透透,波光粼粼。不知那李白是否来过这北周,看到这一幕才吟出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传颂千古的名句。
这道清辉月中而来,却直挺挺地落入那隋国公的府中。然后天空恢复如常,一切都仿佛梦一般,整个长安街上的人都在发呆,一时间长安城中的百姓都默默无语,一片寂静。
然后,就在这寂静之中,只听得“哇哇啦……”一阵孩子的哭声响起,如同刚才的闪电雷鸣打破静谧。
众人开始回魂了,街上叫卖吆喝之声又开始渐渐响起,只是人们心底有些犯嘀咕而已,大家议论纷纷,都想知道自己刚才是不是眼花了。
话说这隋国公府内,杨坚听到孩子哭声,在外面紧张得手足无措,一时间,硬是不顾众人拦阻,闯进产房。只见夫人独孤氏脸色困倦地躺在床榻之上,头上缠着青色的暖巾。看见杨坚进来,朝着杨坚展开一个娇柔无力的笑容,真个柔情无限。杨坚赶忙过来坐在塌上,拉住夫人的手,只叫了声“伽罗”,就什么话都说不出。两个人脉脉相顾,目光纠缠在一起,仿佛千年未见,竟是都呆住了,只觉的要是说出话来,都有点不妥不足也不必。一旁的一甁见了,心中暗暗偷笑,觉得两个人都生过孩子了,还这么肉麻犯酸。连忙抱过孩子,递到杨坚面前:“恭喜老爷,又得了位小公子啦。”杨坚一听,回过神,连忙抱过孩子。
只见这孩子生得肤色晶莹,配着红润润的嘴唇,笔直的鼻子,一双剑眉挺秀非常。似乎知道杨坚正在看他,突然睁开眼睛,那眼光清亮亮,盈透透,波光粼粼,如同那皎月清光,透入人心。朝着杨坚就是一笑。这笑容硬是把个杨坚给看呆了。突然之间,杨坚哈哈大笑起来,连连叫好,把孩子凑近独孤伽罗:“好好,夫人给我生此佳儿,就取名杨广,以后助我广得天下!”笑声久久不歇,回荡在这国公府内。
这时,一个嬷嬷抱着才三岁的杨勇过来,父亲杨坚把刚刚出生的杨广递到杨勇跟前,笑着对杨勇说:“勇儿,这个是你的小弟弟,你以后可要好好照顾他!”小小的杨勇不知道什么叫做弟弟,只觉的这个男孩子好可爱,眼睛晶晶亮亮的,脸蛋嫩嫩,红红的,伸出手指一碰,还有点颤悠悠,吓得杨勇急忙缩回手,生怕弄伤这个小东西。眼睛乌溜溜地,有些害怕地看着一旁喜笑颜开的父亲。
杨坚见状,又哈哈大笑起来。
此时的隋国公是幸福洋溢着的。杨勇看着这个叫做弟弟的可爱的小东西,并不知道这个弟弟会给他带来什么;天下人也不会知道,这个孩子会给天下带来什么。
这日,适逢杨广的百日之庆。一大早,隋国公夫人独孤伽罗就抱着杨广,带着侍从,坐上小轿,出了长安城,往城北边的碧流寺还愿,向菩萨给刚刚出生的孩儿祈福。时值初春新景,草木复苏,春花吐惠,城外一片葱茏。透过草色重重,可以看见远远的一座寺庙,矗立在那里。这就是碧流寺。这碧流寺是座年代久远的古刹,传说是当年北魏孝文帝的皇后冯润所建。
北朝颇多战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百姓最为贫苦的一段时间。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后来又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后北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北周又灭北齐。这样由北周统一了北方。而此时正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在位年间,年号武成。而自北魏到北周这百余多年间,北方战乱频仍,中原大地硝烟四起,百姓民不聊生,饿殍遍野。
而这座碧流古刹,历经百年尘嚣,变乱更迭,佛身墙壁俱已残破,旧迹斑驳,香火也并不鼎盛,又地处郊外,人烟稀少,但好在寺庙和尚护寺甚周,并没有蛛网尘封,庙门深闭,反而气韵古朴,梵音缥缈,越发显出佛法庄严。独孤氏喜欢这里的清幽深远,因此经常来这里与住持了然谈禅下棋。这次前来,却是要向菩萨还愿,并取那给杨广的寄名符。
家中要摆筵席给杨广庆百日,因此独孤氏也不便久留,因此拜过菩萨,取过寄名符就要离开。刚刚走出庙门,还没等上轿,便听一声水啸龙吟,凤凰清鸣般的声音平空响起:“无量寿佛,请夫人止步。”
独孤氏一听,抬起头,放眼一看,只见远远地,一个年约十五六岁的年轻道士迎风而立。身穿皂色道袍,足踏青色云靴,站在一块山石之上,山风一吹,衬着蓝天白云,群山苍茫,绿波赶翠,繁花似锦,飘飘然如同谪仙下凡一般。
独孤氏听见,站了下来,旁边的一瓶见了,连忙赶上前去,行了个礼:“道长,您好,请问道长叫住我们家夫人有何贵干?” 那皂衣小道听了微微一笑,说:“小道是来提点夫人的。”
“嗯?”独孤夫人不觉失笑道:“好个大言不惭的小道。我看小道长年纪不大,又如何能够提点于我呢?”
那小道士昂然独立,笑容嫣然:“偈语有云:‘檐卜花开香雾里,菩提树植白云中。’又道 ‘无色无相,方为至相。’夫人慧根天生,但是为什么痴迷至此,执着于表象呢?”
独孤氏一听,她本是个聪明有慧根的,向小道士施礼:“道长见谅,是我唐突了。不知道长宝刹何方,为何来此啊?”
小道士打了个稽首,唱了声无量寿佛,道:“在下青城山赵晁赵清源,特来恭贺小公子百日之喜。”说罢,从怀中掏出一件东西,独孤伽罗定睛一看,是一个金丝织就的锦囊。这小道士对着隋国公夫人说:“此物权作恭贺之礼,请夫人给小公子挂在怀中,永远不可离身,亦不可打开,更加不可接触月亮玄阴之气。小公子乃是水龙临凡,以后定当位尊九五,但戾气天生,恐伤人伤己,此物可以压制小公子的暴戾之气,助他平定心神。”说罢,衣袖一甩,那金丝锦囊飞出,就到了独孤氏手中。轻轻一揖,转身就走。
独孤氏赶上几步,想要问个明白,却见那赵晁步履如飞,一步当百步,衣袂飘飘,转瞬就不见了,远远传来笙歌,回荡在深谷之中:“水龙临凡,功惠万载;反骨天生,祸福非论。”
飘飘悠悠,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如同天上降下的天语圣音。
话说北周武帝病逝以后,周宣帝继位,杨坚长女杨丽华被立为皇后。作为外戚的杨氏一门权势熏天。公元五百八十年,周宣帝病逝,年仅八岁的周静帝继位,身为外祖父的隋国公杨坚辅政。五百八十一年,周静帝禅位于杨坚。杨坚定长安为都城,国号隋,年号开皇。而杨坚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隋文帝。
开皇元年,立长子勇为太子,令参军政;次子广为晋王,加武卫大将军,进位上柱国、淮南道行台尚书令;皇三子,立为秦王,拜上柱国、河南道行台尚书令、洛州刺史;四子秀,立为越王,封于蜀,拜柱国、益州刺史、总管;第五子谅,封汉王。
此时,杨广年有十三,非昔日襁褓之中的婴孩,而是一个顽劣不堪,整天跳脱捣蛋的少年,更加是一个俊秀非凡,聪明天生的大隋晋王。
百岁光阴如梦蝶,
重回首往事堪嗟!
昨日春来,
今朝花谢,
急罚盏、夜阑灯灭。
――马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