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横戈马上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午夜小咖】,看书领现金红包!

作者有话要说:极度讨厌小鬼子,所以找来抗倭英雄们帮我出口气。可惜这篇的精力都花在场面上了,情节几乎没有,过于平淡了,不好看。  “戚继光听旨!”

“臣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以戚继光平汪直余党,有功于国,官复原职,改守台、金、严三郡。旨到即行,钦此。”

“臣遵旨!”

戚继光站起身来,接过圣旨,转身恭送天使出营。营外的大旗在晚风中猎猎作响,一轮红日渐渐的坠下山去。只见天使跨上马,道:“戚将军,祝你早日扫平倭寇,为圣上分忧。”戚继光一抱拳:“戚继光受圣上隆恩,自当肝脑涂地。”远去的马蹄声中,戚继光负手望着西方的云霞,良久无言。

“恭喜将军官复原职,我们什么时候动身?”

戚继光不用回头,也知道说话的是部将李超。还在登州时,两人就已是知交好友,一同习文练武,时值倭寇猖獗,两人一起投军报国,由于战绩彪炳,戚继光任浙江都司。后来因为倭寇犯乐清、瑞安等地,戚继光援救不急,再加上朝中罗嘉宾等人的谗言,他被免官戴罪办贼,终于,现在他恢复了原职,可以继续自己的抱负,他下意识的挺了挺腰杆,长出一口气,仿佛要把胸中的闷气一吐而光。

“李超,传令下去,立刻收拾行装,后日启程。”

“是!”李超的脸上露出欣喜之色,没有人比他更理解戚继光心中的念头了,那些少年时的梦想,现在又可以继续做下去了,大好河山,哪里能容倭寇肆虐。他快步的走着,不由自主的期待着下一场血战。

***************************************************************************************************

“将军,你看。”

戚继光看着手下递过来的军备清单,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想起昨日抵浙之后的第一次演兵,他万万没有想到所谓的卫所军竟是如此孱弱,这样的军备,如何抗倭?这样的士兵,如何报国?他在屋中来回踱了几步,沉声说道:“贴告示出去,凡是年轻力壮,有心杀敌报国的,皆可投军。李超,”

“在。”

“招募新军之事就交给你了,兵贵精不贵多,三千人足矣。”

李超一抱拳道:“领令。”

***************************************************************************************************

戚继光身穿一领旧棉袍,在街上走着。士兵很快招募起来了,李超在金华义乌等地精挑细选的三千剽悍,可是军备有限,军中的匠人又少,到哪里去找精良军器呢。屈指算来,他上任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可是直到今天,他才有时间出来转转。然而即使如此,他的心里还是装满了军务。正走之间,一角酒旗挑入了眼帘,他心头一动,多久没有放下心事,小酌几杯了?他酒量甚宏,但怕酒能误事,故平日极少饮酒。这时心头郁郁,这酒怀蓦地里苍苍茫茫,不可抑制起来。左右无事,便去饮上几杯,一来暖暖身子,二来解心中烦闷,他在心里对自己这样说着,信步走进了酒店。

进门之后,他找了个不甚起眼的桌子坐下,“小二,给我拿一壶女儿红,一只熟鹅,再上几碟小菜。”虽是北方人,他却很喜欢黄酒那股淳厚的味道,时候不大,小二送上酒菜。这店虽小,却是老店,酒菜的滋味都十分地道,戚继光一尝之下,不由得赞不绝口,当下抛开心事,自斟自饮起来。忽听背后有人议论,他侧耳细听之下,正是关于自己前些日子的招兵之举,有赞他励精图治的,有说他别有用心的。戚继光不想多听。正好酒菜也吃的差不多了,当下便要起身离开。便在此时,猛听得身边有人大喝一声:“什么别有用心!我便正要去投军,地方官招兵打倭寇,别有什么用心?”戚继光转头一看,只见一人坐在桌边,面前摆着一坛酒,没有菜,正面向戚继光背后那些说闲话的人大喝。本来戚继光听他说话的气势,满心以为是个彪形大汉,不料此人虽然骨架粗大,身上却是瘦的皮包骨头,只是比一般人略高一些,长方脸蛋,面色淡黄,颔下一片胡须,扎扎煞煞,显是许久未剃。看起来三十来岁,一身青布棉衣,样子甚是普通。这人的样子看起来象个病夫,一双眼睛却是精光四射,神完气足。刚刚还在信口开河的几个酒客被他这样一喝,不由得吃了一惊,登时不敢再说。那人又道:“那些狗倭寇活腻了,居然跑到这里来撒野。等投了军,吃饱喝足了,非把他们杀个屁滚尿流不可。”他说了几句,看戚继光一直盯着他看,不由得怒道:“你看什么,难道我说错了?”戚继光一笑道:“没有,壮士如果不嫌弃,不妨过来同桌,在下还有话要问壮士。”那人一愣,道:“你这人有点儿意思,好。”当下提了那坛酒坐了过来。

戚继光待他坐定,又让小二上了些酒菜,接着问道:“这位壮士高姓大名?”那人也不谦让,张口便吃。听到戚继光问他姓名,便答道:“在下莫行秋。”戚继光听他答的文雅,这个名字也是意境悠长,浑不像刚才那个满口粗言之人,不由得好奇之心更重。当下又问道:“壮士为何要去投军?”莫行秋叹了一口气道:“现今朝廷软弱,倭寇肆虐。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自当尽力报国。戚将军名满天下,如今招兵买马,正是我效力之时……”他说了几句,才发觉自己居然不知不觉说出了心里话。忙问道:“阁下何人?为何问此?”其实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觉得眼前这人格外值得信任,便如一个多年未见的老友,自然而然的便将心中抱负说了出来。戚继光微微一笑,端起酒杯,向莫行秋举了一举。“我便是戚继光。”

这六个字的声音并不大,莫行秋听来却如惊雷入耳一般。他大吃一惊,便要行礼。戚继光连忙拦住他道:“酒馆人多嘴杂,壮士不必多礼。”莫行秋道:“如此,冒犯了。”戚继光见他爽快,心中更是高兴。只见莫行秋开怀畅饮,放开肚皮一阵猛吃,不多时便把桌上的酒菜一扫而光。戚继光待他吃完,算过饭钱。两人一同走出酒馆。戚继光道:“刚才酒馆之中,多谢莫兄弟仗义执言。”莫行秋一叹道:“这些闲人,向来便会欺软怕硬,只会背后说长道短。若不大喝几声,哪里得的安静?”戚继光闻言甚是无奈,不由得也是一声长叹。刚有些舒开的眉头又皱了起来。莫行秋见戚继光的神态,不愿他发愁,忙道:“还没谢过戚将军的这顿饭菜,不瞒将军,刚才我身上只剩那坛酒钱,若非将军,恐怕我的肚子又要饿上一顿了。”戚继光不由得笑道:“你倒是深得酒中三味,饭可不吃,酒不能不喝。”莫行秋一拍大腿道:“着啊。戚将军果然名不虚传,此言深得我心,深得我心啊。”戚继光听他说的有趣,不禁大笑起来。

两人一路说说聊聊,原来这莫行秋幼时丧母,随父习武,练就了一身的好武艺。后来父亲病故,莫行秋便将家产变卖,自己游侠江湖,结交朋友。然时值倭寇肆虐,他报国无门,在江湖上四处游荡,日子长了,手里的银钱已经花的七七八八。虽然也曾做过一些劫富济贫的事情,但却从未给自己留下一丝一毫。这日来到浙江,想起有个朋友在杭州城边隐居,想来投奔朋友的时候听说了戚继光招兵的消息,便转念前来投军。进了城里酒瘾发作,便在这酒馆中将最后几个银钱换了一坛酒。不想正遇到戚继光。

莫行秋见戚继光虽然也是有说有笑,但是眼眉间总是有些愁闷,他性情豪爽,也不顾忌,便问道:“戚将军,恕在下冒昧,不知将军为何发愁?”戚继光轻叹了一声,便说起军备不足的事情。莫行秋听罢,不禁拍掌笑道:“戚将军,我倒是认识一个高手匠人。”戚继光闻言大喜,忙问究竟。莫行秋道:“他是我父亲的师弟,就在杭州城外隐居。乃是江湖上出名的高手铁匠。当年我父亲在世之日,也常向他请教铸造兵器的知识,不瞒将军,在下也是略懂一点儿。不过比起我这位师叔,却是差的远了。”戚继光一听,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不由得心花怒放,当下便道:“莫兄弟,你我一见如故,客气的话我也不多说了。麻烦你再多跑一趟,务必把你这位师叔请到军中。戚继光在营中专侯二位大驾。”莫行秋一抱拳,道:“遵命!”两人同时哈哈大笑,戚继光身边拿出一锭银子,递给莫行秋道:“此去还有段路,拿着路上使用。”莫行秋也不推辞,接过银两,一拱手,转身而去。

三日之后,莫行秋跟师叔一起来到军中,戚继光即刻请两人负责,传授工匠技艺,整治军中的军备,不到半年时间,军备充足。戚继光和李超按照每个人的身形特点,分发兵器盔甲,两人亲自指挥训练,又过了一年的时间,三千子弟兵已成了一队精锐之师,号为“戚家军”。

***************************************************************************************************

时光荏苒,戎马倥偬,莫行秋和李超跟随戚继光趋宁海,扼桃渚,追兴化,捣牛田,克寿宁,救福清,破平海,援仙游。履立战功,转眼之间,已是嘉靖四十三年。

新年刚过,正是春寒料峭的日子。接连下了好几天的雨了,新任参将的李超背着手,正站在门口看那细如牛毛的雨丝,飘飘洒洒。难得有个忙里偷闲的时候,他开始怀念起以前在登州的日子,多久没感受过阳光的温暖了?他想了想,苦笑着摇了摇头,自己怎么也开始多愁善感了。

“得得得得”一阵疾驰的马蹄声穿透了门外的雨幕,打断了李超的思绪。他心中一紧,第一个念头就是:军情有变。连忙一晃身飘到院中,换过一口气,再一个箭步跳到大门外,只见一匹快马远远狂奔而来,马上伏着一个人,正在极力策马。那匹马来的好快,转眼之间已离李超不远。李超此时已经看清,来人正是莫行秋,因为他轻功高明,为人精细,所以军备一足,这打探军情的大事便交他负责。只见莫行秋来到李超近前,滚鞍下马,道:“李兄!倭寇又来犯我国土!”李超眉头一皱,上前一步拉住他道:“进去再说。”

两人进来大门,莫行秋将马交给迎上来的后槽马夫,接着便道:“仙游余寇在南澳岛上大举集结,恐怕近日便要再次攻来。”

“有多少人?”

“约八千有余。”

李超知道莫行秋的性格,倭寇的人数他虽然说的谨慎,但定是在有限时间内仔细计算所得。想到此处,他立住脚道:“杀不尽的狗贼,这次定要将他们斩尽诛绝。立刻前去通知戚将军。”

莫行秋点头答应,也不多说。转身而去。

李超回到屋内,静立了半响,猛的一声长啸,拔出腰间的宝剑,飞身跳到院子当中,就在漫天的雨丝中弹剑而歌:“宝剑欲出鞘,将断倭贼头,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几句吟罢,他身形一转,身随剑走,在院中练起剑来。他手中剑光不停,口中长啸再起,使到兴发处,猛的纵身而起,和着那万千雨丝,长剑全力下劈,当真有雷霆万钧之势。他这一剑凝聚了全身功力,仿佛那连绵不断的雨幕也被这一剑一斩而开。他身子随着这一剑落在地上,不由得仰天大笑,“痛快!痛快!”

他话音未落,便听门口有人说道:“好一招雷霆万钧!李兄此剑,不日便可痛饮敌血了。”李超收剑转身道:“莫兄弟好快的身法!”莫行秋微微一笑:“是戚将军好快的命令。”两人眼光一对,一起哈哈大笑。莫行秋续道:“戚将军有令,全军即刻到校场集合。”李超大喜道:“将军真是知我心意!”

两人联袂赶到校场,只见戚家军刚刚集结完毕,虽是雨天,众军士的阵型仍然丝毫不乱,没有一丝波动。莫行秋见只有那三千戚家子弟兵,便是一愣。戚继光见二人已到,也不搭话,一转身走上高台,朗声道:“众儿郎听令,近日倭寇肆虐,想我大好河山,岂能容外贼猖狂。我戚继光身任大明总兵,此时正当报国之际,诸位明日且随我破贼!”台下三千人同声应道:“愿随戚将军杀敌!”

第二天一早,营门之外,戚继光,李超,莫行秋等人结束停当。身后是三千精锐士兵。戚继光抽出腰中的长刀,向空中一举,代替军令。长刀所向,三千士卒鸦雀无声,依次登船。李超和莫行秋一左一右,紧随戚继光身后。登上帅船。

上船之后,莫行秋见左右只有戚李二人,便开口问道:“将军,倭寇八千有余,虽是乌合之众,然终不可小觑,将军为何只带这三千兵马。”戚继光闻言一笑道:“我知你昨日便有此疑问。兵贵精不贵多,何况还有俞老将军相助!”莫行秋一愣,不禁又惊又喜,原来戚继光口中的俞老将军正是跟戚继光齐名,号称“俞龙戚虎”的俞大猷。这俞大猷少时曾从大侠李良钦学剑,后中武进士,智勇双全,履破倭寇,乃是前任福建总兵。当时戚继光是他副手,后来倭寇攻陷兴化,戚继光,俞大猷和刘显三人分进合击。戚继光率领中军率先登城,斩敌两千两百,还被掠者三千人,立下首功。这才继俞大猷之后为福建总兵,虽然俞大猷目下已是花甲之年,仍是宝刀不老,勇不可当。莫行秋早就听说俞大猷之名,却从未见过,这次得知能跟俞大猷并肩杀敌,不由得甚是激动。李超看了莫行秋的样子,笑道:“我的剑法也曾多蒙俞老英雄指点。兄弟,待会儿杀敌可不要落后,会被俞老笑话的啊。”莫行秋闻言,起了好胜之心,便道:“李兄,我们平日较量,总是不分胜负,不如今日看谁杀寇更多如何?”李超大笑道:“好!”戚继光沉声道:“你二人且莫轻敌。我闻那倭寇之中,为首的有三人,一是倭人,名为柳生,善用两把倭刀,前次兴化之战,万马军中仍被他逃去,不可小觑。另外两人却是汉人,一名宋乐山,一名楚天南。上次兴化被贼攻破,便是这两人冒作奸细,只是不知他们身为汉人,却为何随倭寇犯我大明。”李超大怒道:“败类!那柳生乃是倭人,暂且不论,这两人身为汉人,竟然助倭,我李超必取此二人狗命!”莫行秋忙道:“李兄莫要如此贪心,且留一人给我。”

三人说说谈谈,那南澳岛已然在望。戚继光走上船头,迎风而立,枣红色的斗篷在海风中猎猎而响。李超见离岸已近,忙向其余各船发出信号。数十艘船只纷纷散开,准备登岛。不久,莫行秋只觉得船身一震,只听李超大喝一声:“登岸!”戚家军各擎军器,更有马夫牵着三匹戚、李、莫三人的战马,鱼贯下船,三千军士,竟是没有发出半点声音。转眼之间,众军已经在岛上列队完毕。李超便问:“将军,我们如何进攻?”戚继光眼中精光一闪,朗声道:“我大明乃是堂堂之师,岂能藏头缩尾。正面出击,一决胜负!”李超和莫行秋闻听之下,俱是豪情四溢,只想挽长弓,引雕翎,骑骏马,举□□,直捣黄龙,尽屠夷种,方不枉了自己这一腔热血。

戚继光话一说完,顺手抽出腰间长刀,大喝道:“众儿郎!杀尽倭寇,在此一举。是好男儿的,跟我来!”三千士卒齐齐大喝,暴雷也似的应了一声:“遵命!”李超飞身下马,抢到军鼓旁边,咚咚咚咚,鼓声响罢,他再次上马,一挥手中长剑,大喝道:“杀不尽的倭寇!你们的死期到了!”喝罢率先向前冲去。几乎是同时,莫行秋也冲了出去。戚继光长刀一挥,紧跟二人前冲,三千军卒分跟在三人身后,潮水一般向前冲去。

却说那倭寇首领柳生,为人凶残多智,他数次纠集倭寇,在福建沿海劫掠。后来遇到宋乐山,楚天南两人,柳生眼见手下人数渐众,一人难以驾驭,又见这两人本领高强,尤其身为汉人,行事甚是方便。便重金聘请二人做了倭寇的头领。这宋、楚二人本来就是因在中原武林无法容身才逃到海外,柳生这一邀,更乐得随倭寇烧杀抢掠。之前倭寇围困兴化,刘显率兵解围,派了八个士卒,在衣服上刺了“天兵”二字混入城内通报消息。结果被倭寇发现截下,柳生将计就计,派宋、楚二人穿了刺字的衣服,混入城中。赚开了城门,杀了通判,将城中焚掠一空,足足肆虐了两月才被戚、俞、刘合兵破城。柳生和宋、楚三人仗着一身功夫冲出重围,回到岛上纠集余部,没有大半年的时间,又纠集了八千余人,本想肆机再抢掠一番,不料被莫行秋探听到消息,更不料戚继光竟然能率兵杀到岛上。

宋、楚二人正跟柳生在岛上饮酒作乐,忽然听到放哨的来报,说有官军来到岛上,不禁大吃一惊。连忙出来查看,只见远远的一人冲来,身后跟着大批士兵,当先一杆大旗,上绣一个斗大的“戚”字。柳生虽然有七八分猜到是戚继光,但究竟还有几分侥幸之心。此时看到这杆大旗,不由得喃喃道:“戚老虎,戚老虎……”宋乐山见柳生神情有异,连忙道:“这戚继光虽然能战,但看这阵势,不过千余人马,我们岛上有八千士兵,有何惧哉?”楚天南也道:“戚继光便交于小弟应付,必让他不能生离此岛。”那柳生由于事出突然,所以一时愣了,此时一听二人言语,猛醒过来,连忙咳嗽两声,掩饰自己的失态。此时岛上的倭寇已经聚集起来。柳生也已恢复了平日的沉稳,他一挥手,示意宋楚二人各带两千兵马,从左右分袭对方队伍,要以三面合击之势,一举击溃对方。随即他抽出腰间的双刀,跨上手下牵过的战马,带着剩余的四千士兵,迎头冲上。

两骑马越冲越近,柳生已经看清对面的将官正是戚继光。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这柳生履次败在戚继光手下,早就想找个机会报仇,现在见对方人数远逊自己,自然不肯放过。大吼一声,双腿猛夹□□马,便想以自己本身的功夫硬撼戚继光,若能先伤主帅,则士兵不战自乱。不料他这一冲,正上了戚继光的当。戚继光将三千兵马分成三队,自己只带一队硬冲,正是要诱这柳生冲前。此时他眼见对方中计,当下一抬手,摘下身上的雕翎弓,搭上三支金貔箭。这一手三箭乃是戚继光的绝技,只见他左手如抱婴儿,右手如托泰山,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三支箭分射柳生的上中下三路。柳生虽然曾率兵跟戚继光恶狠狠的打过几仗,却从未跟他单独伸过手。更不曾想到对方的弓箭如此厉害,他大叫一声不好,双手刀上下翻飞,用尽浑身解数,刚挡过三箭,戚继光镗镗镗又是三箭,那柳生被戚继光这一轮急攻,登时弄的手忙脚乱。他心知不好,宋楚二人还在自己身后数丈之地,救援不及。他心中胆气一怯,气势更弱。戚继光等的就是这一刻,大喝一声:“柳生,还不下马!”这一喝,包含了他苦练了近二十年的浩然神功。柳生便觉得耳中一震,他的武功是东倭一路,本来最重气势,可是这次从交手开始,一直处在措不及防的地位,故此气势一衰再衰,如今只想尽快后退。便在此时,猛的戚继光身侧杀出两支兵马,各有千余人。领先两人从马上飞身而起,两柄长剑全力下劈,正是莫行秋和李超两人。他们听到戚继光的那一声大喝,知道时机稍纵即逝,当即杀出。柳生一声怪叫,知道此时万万不可再退,只能咬牙迎上,左手刀挡李超,右手刀架莫行秋。戚继光更不怠慢,再搭上三支箭,向柳生射去。

宋乐山和楚天南两人在后面见到柳生遇险,心下着忙,两人都是高手,心意相通,同时擎出手中兵器,纵身离马,一使□□,一使大刀,分向李超和莫行秋攻去。他们均是同一个心意,想要采取围魏救赵之计,让两人不能夹攻柳生。

莫行秋和李超身在半空,已经提防了宋、楚二人,此时见二人向自己攻来,忙舍了柳生,分别找上各自的对手,四人分作两对,在空中相遇,身子还没落地,便已乒乒乓乓战在一处。柳生得二人相助,精神一振,挥刀挡开了戚继光的三箭。怪叫一声,向戚继光冲了过去。不过此时他已经收起了轻敌之心,打着十二分的小心前冲。戚继光见他连挡了自己九箭,仍能鼓勇前冲,不禁也是心中赞叹,当下挂起雕弓,抄起□□,迎向柳生。柳生的刀法传自东洋,最是看重气势,若是气势一衰,威力便会大减。他之前连挡了戚继光九箭,锐气早弱,此时又见戚继光调度有法,手下的三千士兵又是精锐无比,自己的手下虽多,却是不敌对方。心下焦急,施展出来的功力不到一半。相反戚继光一心报国,对这倭寇早已恨之入骨,敌忾之心一起,手中□□自然加紧。本来二人的功力不相上下,这一进一退,柳生登时落在了下风。戚继光将手中□□展开,一点枪尖不离柳生的心口胸前。那柳生一口气始终缓不过来,只能苦苦支撑,盼着宋楚两人快快过来支援。

那壁厢莫行秋对上楚天南,李超对上宋乐山,正是对手。莫行秋的剑法乃是他艺成之后自己所创,名为秋意剑法。他一来恨这楚天南甘做倭寇走狗,二来想争在李超之前取胜,故此手中长剑上下翻飞,将秋意剑法展开,烟霏云敛,天高日晶,砭人肌骨,山川寂寥……秋意剑法中的精妙招数源源而出。楚天南知道遇到了平生未遇的对手,手中□□半点不敢放松。两人战到紧处,莫行秋猛然大喝一声:“奸贼!给我受死!”纵身跃起,手中长剑全力下劈,正是前日李超曾用过的那招雷霆万钧。这一招本来是李超的剑法中所有,莫行秋却突然使出。楚天南不知就里,眼见莫行秋剑法陡变,本来是刚柔并济的剑法突然成了大刀阔斧的硬劈,不禁一愣。要知道剑身纤细,□□却是百兵之王,威力最大。莫行秋使出这样的剑法,直与自杀无异,楚天南不及多想,连忙一横手中□□,想要崩飞对方的长剑。只见莫行秋剑到中途,突然速度一缓,剑尖一沉,在楚天南的枪杆上一点,就接着这些许之力,身形再升,手中长剑化作了万点银光,便如一张银丝编成的大网,朝楚天南兜头罩下,正是秋意剑法中威力最大的一式秋意漫天。楚天南万万没有料到莫行秋之前那一招雷霆万钧竟然是虚招,他心头一凉,知道大事不好,他也真是了得,将手中的□□借势舞动,好像风车相似,只听的当当之声不绝,莫行秋的长剑与楚天南的□□也不知交碰了多少次,由于速度太快,那千万声脆响好似变成了一声长音。楚天南只听得头顶响声不断,手中□□不敢停下,只能不停的舞动。正在这时,莫行秋身在半空,猛地一声长啸,楚天南自然而然的抬头一看,只见原本的千万点银光化作了一道电光,朝他的面目射来。他胆气一怯,脚尖点地,向后一跃,闪开了这一刺,莫行秋身形加速下坠,刚一落地,脚尖在地上一点,由下坠变成前冲,剑在身前,直刺楚天南胸口。楚天南不料莫行秋的身形剑法变幻如此迅速,□□已在外围,不及挡架,当下加速后退。莫行秋见他后退,猛一提气,凝集全身功力,手中长剑电射而出。楚天南正在全速后退,一口真气当尽之时,那长剑已到了心口,他大惊之下,再躲已是不及,只听“噗”的一声,长剑从楚天南的前胸刺入,直透心间。莫行秋跟上一步,一伸手抓住剑柄,抽出来顺手一挥,将楚天南的人头砍下。紧接着左手一伸,已将那人头抓在手中。然后他运足中气,大喝道:“倭寇听真,若敢再犯我大明,此人下场就是榜样。”说罢一抖手,将楚天南的人头扔进了倭寇之中。他这一声大喝,万余军卒都听得清清楚楚。莫行秋本以为倭寇都是乌合之众,这一下自会散去,不料那些倭寇都是亡命之徒,杀红了眼,反而更加拼命冲杀。本来倭寇人数就是戚家军的两倍以上,这下戚家军顿觉吃力。好在这三千士卒都是精兵,按照戚继光的素日训练,结成鸳鸯阵,齐抗倭寇。

再说那宋乐山,正跟李超舍生忘死的拼斗,忽然听到楚天南落败,不禁大吃一惊。李超听到莫行秋建功,心下焦急,手中长剑一立,大砍大劈,宋乐山见李超变招,正中下怀,他用的本是大刀,正适合这样的硬碰招数,当下双手一合,紧握手中长刀,专找李超的长剑硬碰。只见李超大喝一声道:“来得好!”长剑横削,迎向宋乐山的长刀,宋乐山心中暗喜,大刀加速砍去。两人的兵器相碰,只听得当啷一声,李超手中的长剑竟然断成了两截。宋乐山大喜,长刀一转,从反方向砍了回来。李超一声长啸,将手中断剑往地下一扔,右手一拳打出,正中长刀的刀杆。宋乐山只觉得手中大刀一震,那浑铁包就的刀杆竟然被李超一拳打成了两段。他大惊之下,愣了一愣,李超等的就是这一霎,他之前故意变招,引宋乐山跟自己硬撼,兵器相交之时,他的长剑已在刀杆上连续劈了数剑,只是速度甚快,宋乐山又只想快些劈断长剑,竟是没有发觉。否则那浑铁包着的刀杆哪有那么容易一拳打断。趁着宋乐山这一愣的瞬间,李超左掌一引,从斜上方一掌劈向对方肩头。宋乐山手拿两截断刀,慌忙挡架。李超左手招式不变,右手先往回收,陡然一拳击向宋乐山的心口。宋乐山不料对方变招如此之快,再想挡架已经不及,他一横心,真气运向左胸,想硬挡李超这一拳。李超这一拳来的好快,转眼之间已打在了宋乐山心口。宋乐山只觉得拳力着胸,轻飘飘的毫无力气,他心中一凛,那口真气不由得一松,就在此时,他只觉得一股大力猛然袭来,好像一根烧的通红的烙铁摁在了心口,他狂叫一声,一口鲜血喷出。李超一招得手,得势不饶人,跟上一步,左掌横扫,将宋乐山右手的半截刀杆打的飞了出去,然后掌式没有半分阻碍,一掌砍在了宋乐山的颈侧。宋乐山连哼都没有哼的出来,当时瘫在了地上。李超弯腰一探手,将剩下的半截刀头抄在手里。不由得哈哈大笑。

正在此时,只听到岛子的对面有人大叫道:“戚兄弟,老夫来迟一步,且给我老头子留几个倭寇杀。”声音苍老浑厚。李超闻听大喜,高声叫道:“俞老将军,来得正是时候。”旁边的莫行秋一听俞大猷已到,也是又惊又喜。本来那三千子弟军正在苦战,忽听到援兵来到,都是士气大振。那鸳鸯阵乃是戚继光苦心创出,进可攻,退可守,此时阵势一变,竟是直冲敌阵。莫李二人同声长啸,抢入敌阵,展开身法,真好似虎入羊群,滚汤泼雪一般。只听俞大猷的声音再次传来,“戚兄弟,这岛后已被我率兵封死,前面将敌寇赶些过来,让老夫手中金刀也来痛饮敌血。”莫行秋听得心中热血沸腾,又听到戚继光朗声答道:“有劳俞老将军援手,待我手诛敌寇,再来拜见老将军。”他两人在万军从中这一对一答,直把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场当成了煮酒烹茶的书房。那柳生本来就落在了下风,此时接连听到楚天南死,俞大猷援,心中更是着慌。戚继光一人已是不易对付,再加上一个俞大猷,他知道自己这次万万落不了好。当下手中双刀连连猛挥,把戚继光逼退一步,从马上一腾身,就要逃走。不料这一转身,正看到一员老将已挥刀杀到身后,正是俞大猷。俞大猷身在军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见柳生败逃,他手中大刀一晃,大喝道:“倭寇!哪里逃!”柳生又羞又急,此时顾不得回嘴,身形一晃,在空中身形转换,避开了俞大猷所在的方向,想从侧面逃开。不料李超也在谨防他逃开,此时见他想溜,李超一探手,已经抢下了一条长矛,挥手便将长矛掷向柳生的后心,柳生更不回头,右手刀向后挥出,在那矛头一点,借着这些许之力,再向前冲。莫行秋听到前面两人的大喝,也留了心,此时见柳生功夫高妙,也起了好胜之心,当下脚尖在地上一挑,将一杆□□挑起,他脚上一使劲,那杆□□直向柳生肋下飞去。柳生也真是了得,左手刀连挥,将那□□砍成了三段。眼见自己已经脱出了阵外,再有几步就是岛边,只要一进海里,自己就能逃离,不由得心中高兴。他此时一口气息将尽,身形落地,猛地再次弹起,正要弹进海中,只听身后又有金风破空之声,他百忙中不及回头,左手刀向后一挡,想故技重施,不料这一挡竟然挡了一个空,他大惊之下,连忙在空中拼命拧身转头。只觉得后腰一疼,一支箭正中他的腰间。他大叫了一声,身形一滞,落下地来。待他落地回头,只见又是一箭飞来,他此时已知发箭之人定是戚继光,咬牙举刀去挡这第二支箭,不料那箭来到跟前,突然加速。他这一挡落了空。柳生不顾腰上疼痛,慌忙闪避,却没闪利索,这一箭正中他的右肩。就在此时,戚继光的第三箭又已经赶到。他趁柳生全力逃走,被俞、李、莫三人连番阻挡,气势已尽之时发箭,前两箭虚虚实实,缓速不定,果然分别建功。这第三箭却是凝聚了他的全身功力,不带半点风声,等到柳生发觉,早已到了面门。柳生哪里躲的开去,这支箭从脑门上射进去足有半尺有余,柳生大叫一声,颓然倒地。

三个首领一死,那些倭寇登时大乱,之前在戚家军的鸳鸯阵冲击下,倭寇已经损失了近千人,相反,戚家军却几乎无甚损伤,加上俞大猷带来的五千士卒,官军的人数已在倭寇之上,此时见主帅三箭建功,士气更是高涨无比,高呼喊喝,奋勇冲杀。再加上戚继光,俞大猷,李超,莫行秋四人放手猛杀,那些倭寇那里抵挡的住。没有一个时辰,剩余的七千倭寇死的死,降的降。只听俞大猷哈哈大笑道:“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老弟,你这个心愿,今日总算可以了了。”戚继光忙领李、莫二人上前答礼道:“蒙老将军相助,如今东海已平,妖氛尽扫,朝廷无虞,主上奠枕。余之愿也。”两人四手相握,纵声长笑。经此一役,戚家军名扬天下。福建一带倭寇尽平,从此再无作乱。

为您推荐